56797 恒指信證七九牛T (R 牛證)
即時 按盤價 不變 0.000 (0.000%)

11/07/2025 16:30

美減息預期升溫多隻高息股破頂,應如何部署?邊隻仍有水位?

  《經濟通通訊社11日專訊》美國聯儲局近日公布6月議息紀錄,顯示大部分與會者認為今
年內減息合適,市場對美國減息預期升溫,帶動港股高息股繼續向好,其中多隻內銀股今日再創
新高,平保(02318)亦曾飆逾半成,滙控(00005)則一度逼近100元,雖然其後
都於高位受壓回落,但在低息環境下,料市場仍會偏好高息股,應如何部署?哪一板塊或哪隻股
份仍有水位?
 
*美儲局大多數委員認為今年減息合適,沃勒支持最快本月減息*
 
  美國聯儲局昨日公布6月議息紀錄,雖然會議紀錄顯示,個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傾向
今年不減息,不過大部分與會者認為今年內減息是合適之舉,關稅對通脹帶來的上升壓力可能是
暫時性或較溫和,中長期通脹預期仍然保持穩定,經濟活動和勞工市場則可能有一定程度放緩。
議息紀錄公布後,市場對美國在今年底前減息0﹒5厘或以上的預期進一步上升。
 
  另外媒報道,美聯儲局理事沃勒表示,支持聯儲局最早在7月減息,認為根據最近的經濟數
據,目前的政策利率仍然過緊。 他又淡化關稅會推高通脹的擔憂,認為這些只是一次性事件,
各國央行應該審慎應對,強調央行不應利用利率來應對關稅,認為通脹已經緩解,勞動力市場依
然穩健。由於預計美國經濟增長約為2%,加上通脹只較目標高出約半個百分點,因此認為美聯
儲局仍有空間減息。
 
*本港銀行同業拆息低企,港元定存息率欠吸引*
 
  另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部分投資者憂慮下半年股市波動,並希
望尋求具備穩定現金流及具防守性資產,惟近期本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低企,連帶港
元定存息率也欠吸引,因此令市場目光轉移至高息股及高息ETF。
 
  雖然近日港元匯價重新走弱,金管局出手承接港元沽盤後,銀行體系總結餘減少,推動
HIBOR回升,其中1個月HIBOR較上月底回升逾四成,但昨日仍只報1﹒03304厘
。儘管有不少銀行本周因應市場利率,而調升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但6個月定存普遍也只加到
1﹒2厘至1﹒9厘。另要注意,銀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除了視乎拆息走勢,亦會因應銀行自
身的營運策略。
 
*券商:內銀股息穩健具吸引力,盈利韌性持續超預期*
 
  在一眾高息股,內銀股今日繼續走強,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
、中國銀行(03988)盤中都再創新高。銀行股在全球範圍內都強勁上漲,興業證券統計,
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7月8日,全球、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的銀行板塊指數分
別大幅上漲52%、49%、65%、53%和59%,均已逼近或超過2010年以來新高,
且相較於大盤指數均跑出超額收益。
 
  券商分析,中國國內銀行業經營模式從過往的「去財政化、市場化、打破剛兌」的「順周期
」模式,逐漸轉變到新模式,具有「弱周期」特點。銀行息差下行預計慢於無風險利率,資產質
量弱周期,在無風險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銀行股息率的穩健性持續具有吸引力。
 
  展望下半年,長城證券認為,當前銀行股行情實質性反映的是對於基本面穩定性的預期偏差
,近年來銀行的盈利韌性持續超預期,主要緣於監管政策托底,城投、地產、資本等維度的重大
風險底線確立。基本面穩定是紅利價值重估、機構持續加倉的核心基礎,2025年淨息差正在
築底,資產質量穩定,區域銀行業績增速領先。
 
*險資年內舉牌達20次偏向內銀,內銀不斷創新高內險或最受益*
 
  隨著銀行股不斷創歷史新高,內險股亦隨之集體拉升。港交所披露易信息顯示,近日弘康人
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舉牌鄭州銀行H股。這意味今年截至目前,險資對上市公司(主要對象是銀
行)的舉牌次數已達20次,已達去年全年水平。《證券日報》根據公開資訊統計,今年截至目
前已有10家保險機構對16家上市公司進行舉牌,其中平安人壽年內已7次舉牌上市公司,包
括對農業銀行(01288)H股、郵儲銀行(01658)H股各兩次舉牌,最新持股比例分
別為13﹒12%、13﹒10%,以及對招商銀行(03698)H股進行3次舉牌,最新持
股比例為15﹒01%。隨著內銀股不斷創歷史新高,保險股或成最大受益方。
 
  銀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一緯表示,2025年以來,險資多次舉牌銀行股, 主要是銀行
低波動、高股息、低估值的特點持續受到險資青睞。對於險資而言,銀行股股息率優於長債收益
率,估值波動可計入OCI(其他綜合收益)以應對業績波動,並且相對來說,當前H股銀行股
息率更高。同時,不排除保險公司通過股權投資ROE(淨資產收益率)領先優質城農商行實現
併表和銀保渠道業務協同,進一步改善業績回報的空間。
 
*高盛:港銀上行空間有限,予滙控目標價103元*
 
  至於本地銀行股,高盛近日發表研報指,未見到行業的上行空間,正面因素已被市場消化。
基於HIBOR的正面影響,將本地銀行2026及27財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平均上調14%,
目標價平均上調11%,當中對滙控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103元;維持東亞銀行
(00023)「沽售」評級,目標價10﹒5元。
 
  報告指,中銀香港(02388)及恒生銀行(00011)的市盈率估值已調整至20年
的平均值,市場對25╱26財年每股盈利增長的預期亦已低於中期周期的增長。另外,預期本
地樓市和貸款業務將呈現緩慢(約低單位數)復甦,加上作為盈利推力因素的HIBOR受壓,
對銀行業的淨息差及報表構成下行風險。該行料HIBOR將於下半年稍為回升,因過剩的流動
性將從銀行體系中撤走。然而,與美元利率的差距在可見將來或保持較高水平,因預期美元走弱
,以及本地IPO活動增加。
 
*溫傑:低息環境利高息股惟再升空間有限,平保或可追落後*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溫傑指,從宏觀環境來看現時仍相對低息,特別是內地正處於減息
期,市場預期之後會再減息。內地其實沒甚麼資產可以投資,以往還可投資房地產及理財產品,
過去幾年卻陸續出問題。而中國國債10年期目前只有1﹒67厘息,實在太低,故近幾年尤其
於疫情過後,民眾手頭有一定閒置資金,故南下資金頗肯定會流向高息股。香港方面也處於低息
環境,早兩個月定期存款只得0﹒7厘息,大家也不會做定期而會考慮高息股,近期就算
HIBOR回升,也只升至約1厘,相對電訊股及內銀股有5至7厘息,仍有很大息差,而且大
家覺得HIBOR就算升也未必升太多,因9月份美國可能會減息,因此其實不需有甚麼特別消
息,資金流向已斷定高息股有支撐。
 
  溫傑又指,雖然市場氣氛向好,但未至於很誇張,可能只有穩定幣概念及生物科技板塊等有
個別資金追逐,一般投資者雖想買股票,但覺得大市升至24500點已不算特別便宜,向上空
間有限,最正常是買中資金融股,既有息收又夠大隻兼相對平穩。再者,還有政策憧憬,譬如憧
憬中央會幫助內房,對金融業改革政策也有些憧憬及預期,甚至券商與穩定幣也有些關係,都令
整體金融或高息股板塊成市場焦點。
 
  不過,溫傑認為,雖然相關板塊仍有上升空間,但不要預期太多,如滙控升至近100元已
太誇張。假設大市升到24800至25000點,此類股份料仍有得升,但於現水平難再大升
,有貨可續持有,無貨就較麻煩,若較進取看好大市,現時反而應再買一些落後科技股,升幅應
會更吸引,惟料市場仍會偏好高息股甚至高息ETF。他認為目前只有個別內險股還有些水位,
例如平保今日升得較多,但相對新華保險(01336)及國壽(02628)仍落後,相對內
銀也較落後,總之除個別內險股仍可留意,其他最好待其有些回調才買,例如平保只料有2至4
元水位,現價不值博。
 
  中資高息股今日普遍先升後回,建行跌1﹒53%報8﹒55元,中行跌0﹒43%報
4﹒69元,工行跌0﹒96%報6﹒21元,農行(01288)跌1﹒25%報5﹒52元
,平保升2﹒32%報52﹒85元,國壽升1﹒51%報18﹒86元,太保(02601)
升4﹒88%報29元,新華保險升3﹒69%報43﹒6元,中移動(00941)升
0﹒99%報87元,中電信(00728)升0﹒54%報5﹒55元,中聯通
(00762)升0﹒22%報9﹒12元。至於本地銀行股,滙控無升跌報97﹒05元,中
銀香港跌0﹒94%報36﹒8元,恒生升0﹒75%報121﹒5元,東亞跌1﹒6%報
12﹒3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中國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11/07/2025 18:00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4 「最佳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限時優惠$68/月】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 捕捉板塊輪動,提高獲利勝算

關稅戰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