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17日專訊》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CBI)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香港發行的綠色、社會和可持續
債券以及可持續掛勾債券(統稱GSS+)總規模超過431億美元,按年增長43﹒2%,佔
亞洲國際GSS+債券市場的45%。與此同時,香港本地的可持續債務發行額在2023年創
新高後,2024年回落至108億美元。香港在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中持續引領亞洲可持續金
融發展。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方法學,2024年,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在香港發行的GSS+債券
中佔據主導地位(87%),社會債券和可持續發展掛勾債券(SLBs)分別佔12%和1%
。債券主要以美元(58%)計價,其次是人民幣(33%)和港幣(6%)。GSS+貸款總
發行量超過410億美元,其中可持續發展掛勾貸款(SLL)佔三分之二以上。大多數GSS
+貸款以港幣(52%)和美元(36%)計價。
*香港證券交易所持續成為離岸中國綠色債券上市的主要目的地*
香港證券交易所持續成為離岸中國綠色債券上市的主要目的地,2024年佔據43%的發
行份額,與2023年持平,其中包括2024年一些金額最大的離岸交易,例如來自中國建設
銀行一筆總價10億美元的債券發行,其收益將用於支持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和水資源
管理(污水處理、湖泊及水資源調控)項目。
香港特區政府進一步鞏固其在亞太地區政府GSS+市場的領導地位。截至2024年底,
香港政府可持續債券計劃(Greenand Sustainable Bond
Programme)已成功發行282億美元符合CBI數據庫方法學定義的綠色債券,佔亞
太地區政府發行GSS+債券總額的26%。在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中,香港特區政
府宣布擬在2030年前每年發行價值約1500億至1950億港元的綠色債券和基礎設施債
券。(bn)
【你點睇?】政府擬收緊電話卡實名制,以打擊電騙,包括每人每間電訊商限登記3張卡等,你認為這些措施能否有效打擊電騙?►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