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美銀於2025年10月27日將小米目標價從69港元下調17%至57港元,預測其第三季收入1125億人民幣(按季跌3%),電動車出貨量10.8萬輛但下調2025年出貨預測至38.5萬輛。
事實要點:
▷ 目標價下調17%至57港元(原69港元)
▷ Q3收入預測1125億人民幣(按季跌3%,按年升22%)
▷ 電動車Q3出貨10.8萬輛,2025年預測降至38.5萬輛
▷ IoT業務收入按季跌29%(毛利率維持23%)
▷ 2025及2026年純利預測下調1%、8%
美銀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下調小米(01810)目標價,由69元降至57元,減幅17%;維持「買入」評級。
該行指,公司短期存在風險,但長期正面因素完好。該行下調其第三季收入預測3%,但上調經調整純利預測,以反映如股權激勵等非現金項目補償。
*第三季料按季少賺7%*
於第三季,該行預計小米收入按季下跌3%至1125億元人民幣,按年則升22%;毛利率按季升0.2個百分點至22.7%,按年則升2.3個百分點,主要受惠於電動車業務佔比提升。實際營運利潤料按季持平至89億元人民幣;經調整後純利料按季跌7%至101億元人民幣,按年則升61%。
報告指出,智能手機出貨量料因記憶體價格上漲或影響毛利率;IoT業務方面,預計收入按季下跌29%,但毛利率維持23%水平。
電動車業務方面,第三季出貨量達10.8萬輛,由於二期產能擴張延遲,該行下調2025及2026年電動車出貨量預測至38.5萬輛及65萬輛。雖然供應仍是瓶頸,但需求維持強勁,新補貼計劃有望提升訂單動力。
該行下調公司2025及2026年純利預測1%、8%,主要反映第三季預測及短期風險。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經濟通通訊社27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疫情封關期間,獨自陪絕症丈夫赴日求醫,24/7貼身照顧,如何處理壓力及情緒?►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