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黃燕明10日北京專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近日發表演講,
指責中國市場准入、補貼、政府採購、出口管制、產能過剩等問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咏前在
例行發布會回應稱,歐方搞雙重標準,苛求他人,疏於律己。
何咏前指出,歐盟歷史上就是補貼大戶,對飛機農業等領域補貼都被世貿組織裁定為違規,
近年來,歐方非但沒有糾正錯誤做法,反而變本加厲,不斷加大補貼力度,據不完全統計,近
2021年到2030年間,歐盟就計劃提供超過1﹒44萬億歐元的各類補貼,成員國提供的
補貼更是層出不窮,高達數千億歐元,關於政府採購,歐盟公共採購市場遠非歐方所標榜的那樣
,公平開放,實際上存在不少隱性壁壘,甚至出台政策鼓勵購買歐洲貨,受到很多國家公開批評
,歐方還利用國際採購工具,採取措施限制中國企業和產品,參與其醫療器械公共採購,正是在
這種背景下,中方才不得不採取對等反制措施,維護中國企業正當利益。
*稀土等出口,中方已為歐洲企業設加快審批通道*
關於出口管制,何咏前表示,中方已多次強調,中方的出口管制是審慎適度的,納入出口管
制的物項,遠遠少於歐盟,中國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依法依規的,專門為歐洲企業建
立了加快審批的綠色通道,歐方非但沒有贊賞中方所做的努力反而對中方橫加指責,更過分的是
,歐盟高技術出口管制審批拖沓,程序繁榮,嚴重影響中歐中歐產供鏈穩定。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二(8日)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關於歐中關係聯合辯論會上,對
中國作出迄今為止最嚴厲的批評。她指,中國對俄羅斯的堅定支持正加劇歐洲的不穩定和不安全
,中國實際上正在為俄羅斯的戰爭經濟提供支持,歐方不能接受。去年中國對歐盟的貿易順差已
超過3000億歐元,與此同時,歐洲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難度愈來愈大。她又認為中國不能
依賴出口來解決國內經濟挑戰,國家補貼的產能過剩問題必須從源頭入手解決,不能簡單地轉嫁
到全球市場上。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