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14日專訊》內地主要財經報章頭版摘要如下:
《中國證券報》
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增速均保持較高水平
=======================
中國人民銀行8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M2)增速均保
持在較高水平,為實體經濟提供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體現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專家
表示,上半年,人民銀行出台了一攬子貨幣政策,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回升向好。各項政策效
果將進一步顯現並持續釋放,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多部門詳解貸款貼息政策加大服務消費領域信貸投放力度
=========================
8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
策有關情況。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兩項貼息政策分別從消費的需求端和供給端發力,將財政
金融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表示,人民銀行
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服務消費領域信貸投放力度。
中國對歐盟兩家金融機構採取反制措施
=================
為反制歐盟制裁兩家中國金融機構,商務部13日公布《關於對歐盟兩家金融機構採取反制措施
的決定》,自2025年8月13日起施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為堅決維護自身主權、安
全和發展利益,中方決定將歐盟UAB Urbo Bankas和AB Mano
Bankas兩家銀行列入反制清單,禁止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
動。
《上海證券報》
7月社融、M2增速保持較高水平,資金循環效率提升
======================
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M2)、人民幣貸款同比分別增長9%、8﹒8%和
6﹒9%,繼續高於經濟增速。分析人士表示,多因素影響下,7月信貸增速有所放緩,但貸款
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貸供給充裕,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得到滿足。社會融資規模、M2增速
則保持在較高水平,財政、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暢通,「一石多鳥」效應加快顯現
。展望未來,下半年宏觀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經濟持續回升和有效信貸需求合理增長有
保障。
業內專家:銀行應在細分市場挖掘有效信貸需求
=====================
7月信貸數據波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除季節性波動、地方債務置換等因素外,信貸需求變
化也影響了7月貸款增速。業內專家稱,清理拖欠企業帳款,可能使中小企業信貸需求有所下降
,但企業現金流會更加健康、資金循環會更加順暢。「過去一段時間,部分供應鏈核心企業拖欠
中小企業帳款的現象較為突出,一些被拖欠企業迫於現金流壓力,額外以銀行貸款填補資金缺口
,並支付相應利息,這加劇了企業經營負擔。」業內專家稱。
政策舉措密集落地,多維度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
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5%,3D打印設備、新能源汽車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
43﹒1%、36﹒2%……翻開中國經濟半年報,新質生產力增勢明顯。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
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提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體現出進一步通
過制度創新激活創新要素的深層邏輯。近期,多地多部門接連出台舉措,從明確創新方向、推動
要素流轉、深化改革力度等維度全面發力,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創造更好的環境。
《證券時報》
前7月社融增量保持同比多增,信貸結構優化
===================
過去一個月,金融總量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人民銀行8月13日發布的2025年7月金融數
據顯示,截至7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9%;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
8﹒8%,繼續體現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取向。從信貸結構看,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餘
額為35﹒05萬億元,同比增長11﹒8%,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為14﹒79萬億元,同
比增長8﹒5%,以上貸款增速均高於同期各項貸款增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指出,
信貸結構的優化表明當前促消費、強科技的政策組合拳效果較好,製造業開展長期投資的意願明
顯增強。
多行業力推「反內捲」共築產業健康根基
==================
過去幾年,「內捲」浪潮已席捲汽車、光伏、鋰電池、鋼鐵、水泥等多個行業,其帶來的負面影
響正不斷凸顯。愈來愈多企業陷入增收不增利甚至虧損的境地,產業生態的健康根基也持續被蠶
食。在此背景下,「反內捲」已不再是可選項,而是關乎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答題」。這對於
打破市場分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更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A股成交突破2萬億元,科技龍頭引領市場走勢
====================
8月13日,A股延續上攻步伐,上證指數盤中突破3674﹒40關鍵點位,收盤漲幅
0﹒48%,報收3683﹒46點,創2024年「9.24」行情以來的新高,年內累計漲
幅接近10%。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科創50指數也緩步上行,逼近「9.24」行情以來的
高點。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上證指數最新指數與年內4月7日創下的低點相比,反彈幅度
達21﹒14%,已進入技術性牛市。大盤指數不斷攀升的背後,是A股市場成交活躍度顯著提
升以及融資資金進場提速。(ew)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