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聯交所2025年9月30日發佈諮詢文件,建議將衍生權證最低發行價由0.25元降至0.15元、取消牛熊證最低價,並將發行人最低資產淨值門檻由20億升至50億,諮詢期至11月11日。
事實要點:
▷ 發行人最低資產淨值由20億升至50億,須為受監管實體
▷ ETF資格門檻改為管理資產總值不少於10億元(原40億)
▷ 衍生權證最低發行價由0.25元降至0.15元,取消牛熊證最低價
▷ 發行人中期財務報告刊發期限縮短至3個月內
▷ 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交易商提供收費折扣優惠
聯交所刊發諮詢文件,就優化結構性產品上市制度的建議徵詢市場意見。諮詢期為6周,將於11月11日結束。
主要建議包括,提升市場競爭力方面,衍生權證的最低發行價規定由0.25元降低至0.15元及取消牛熊證的最低發行價規定;可發行結構性產品的ETF的資格門檻由原來的60日合資格期限內的公眾持股市值不少於40億元,改為其管理資產總值不少於10億元;仿效發行的產品條款必須與既有發行完全相同;新增額外比率以擴大衍生權證及牛熊證的換股比率;取消《上市規則》中有關規定性產品條款的規定,並要求產品發行須符合經聯交所同意並不時刊發的產品條款。
提高市場質素及增強投資者保障方面,發行人的最低資產淨值規定由原來的20億元提升至50億元,以及發行人必須為受監管實體;發行人必須獲得其尋求信貸評級的所有信貸評級機構給予投資級別評級;上市文件中就提供流通量所列明的最低服務水平必須符合聯交所不時刊發的最低服務水平;發行人和擔保人財政年度首6個月的中期財務報告刊發期限縮短至相關中期期間結束後三個月內刊發;發行人和擔保人若有附屬公司,必須刊發綜合財務報表。
提升市場效率方面,刪除刊發推出公告的規定以及簡化結構性產品進一步發行的上市文件,在不影響投資者可得的資訊下減低發行人的行政負擔;允許本身同時是發行人的證券交易商提供優惠,惟須符合《上市規則》所述的保障措施。與特定結構性產品有關的優惠應以收費折扣的形式提供。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潔鏇表示,隨著市場環境及投資者需求不斷演變,港交所亦要致力確保結構性產品上市框架切合市場需要,並具備全球競爭力,相信今次諮詢提出的建議將促進產品創新、提升市場效率,同時維持市場質素及確保高水平的投資者保障。
《經濟通通訊社30日專訊》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