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隨著DeepSeek橫空出世,中國資產掀起一輪重估行情,其中港股走勢尤為亮眼。展望2026年,儘管外部環境仍充滿變數,但新的機遇正加速湧現--AI浪潮方興未艾,全球寬鬆周期延續,與此同時國內「十五五」規劃全面啟動,多重力量共振下港股有望乘勢而上、邁向新高度。明年港股牛途繼續的驅動因素有哪些?哪些行業有望脫穎而出?本文對此進行分析。
港股估值上行潛力充足。2025年港股估值經歷快速修復,儘管如此,當前港股整體估值仍不算高。展望2026年,低估值為港股進一步上行提供空間。指數層面,港股估值處全球窪地。行業層面,港股科技等板塊相較A股、美股估值吸引力更高。今年以來港股走勢「兩起兩落」,而進入10月以來,中美關稅升級等海外擾動增多,港股等中國資產整體回調。借鑑歷史港股調整時空或顯著,估值盈利視角下港股中期估值抬升潛力大。此外港股與A股聯動性正不斷增強,往後看港股未來的核心驅動因素將更多來自國內。
港股增量資金確定性高。2025年港股市場亮眼的行情離不開充裕的資金面支持,一方面源於流出幅度明顯收窄的外資,另一方面源於加速流入的內資。展望明年,我們認為港股依然是確定性較高的增量資金市場。外資方面,前期持續流出的外資於年中以來或已現企穩跡象,若明年美聯儲降息持續,中美貿易關係繼續趨穩,外資回流港股規模有望超預期。內資方面,近年來內資定價權有所提升,明年南向資金望繼續流入港股超1.5萬億元,其中主動公募2000億元、被動公募2000億元、險資4000億元。
港股優質資產稀缺性強。除了低估值優勢與充裕增量資金,2026年港股上行的另一個支撑因素是港股的稀缺性資產優勢。我們曾分析過歷史上三輪港股佔優的時期,分別是2012-14年、2016-18年、2019-21年,其中港股稀缺性資產是吸引增量資金流入、推動港股佔優的重要驅動力。本輪港股佔優行情和2012-2014年具有相似性,中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重要時點,產業深刻變革正在發生,港股互聯網、新消費、創新藥、紅利等領域具備稀缺優勢。
2026年重視港股科技主線。展望2026年,在港股估值仍有抬升潛力、增量資金確定性高以及優質稀缺性資產有望不斷累積的背景下,港股有望乘勢而上,牛市格局並未改變。結構上,我們認為AI浪潮下港股科技是2026年的行情主線。在產業進展+政策支持下,港股科技板塊基本面或更優。估值不貴、基本面更優的港股科技有望獲內外資增配。關注出海加速+業績兌現的創新藥,牛市背景下港股券商值得重視。
風險提示:穩增長政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國際貿易環境超預期惡化,美聯儲降息節奏不及預期。
《國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 吳信坤》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您對全球稀土供應鏈的未來有何看法?立即投票分享您的觀點!►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