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25-06-18 07:41:58

競爭力升求再進,轉型挑戰困待解

  香港國際競爭力排名重返三甲,主要指標悉數見改善,惟審計會計被點名轉差,人口老化加劇勞動力收縮亦待應對。社會喜見特區政商表現,逐漸重拾環球認可,大眾更期盼當局可正視民生憂患和挑戰,支持共享經濟成果。

 

  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昨公布《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自5年前新冠侵襲全球以來,首度進佔第3,再升了兩名。瑞士和新加坡今年對調位置,分踞冠亞。

 

審計水平待增,老齡化削勞力

 

  特首李家超於行會前主動提及,香港是次獲評99.2分,增加7.7分,升幅是頭十名經濟體最高,顯示政府施政方向整體正確。

 

  誠然,IMD的新聞稿指出,特區今年在經濟表現、政府效率、營商效率及基礎建設,全部四大競爭力因素均有所提升,反映香港有全面策略,吸引私營界別投資。

 

  不過,IMD特別提醒,佔3分1評分的香港管理人員觀感調查顯示,「審計與會計實務在企業愈漸未獲充分執行」,尚待改進。

 

  基金公司富達(Fidelity)去年曾發報告指出,撇除恒大 (03333) 醜聞,香港競爭激烈的會計市場仍有結構性問題;2010至2021年間,本地上市公司的平均收入及總資產,各升67%及91%,但審計開支只增加了9%,與更沉重、複雜的核數擔子並不相稱。

 

  富達認為,企業近年更頻繁替換核數師,爭取最佳成本效益無可厚非,但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審計質素絕不能妥協,亦應竭力做到透明而客觀。

 

  事實上,IMD年報之中,物價水平正正是香港最缺競爭力的子因素,今年更排第69名墊底。雖然本地通脹較不少地方溫和,地產中介亦相信寫字樓租金來年有機會下調,惟外資派員成本,特別是3房住宅單位租金,仍是頗有可能高居不下。

 

  環球政經局勢瞬息萬變,IMD引述貿發局評估指出,2025年香港的主要挑戰,包括加快創科發展、提升土地和人力供應,促進增長動能和體量。

 

  審視十大最具競爭力地方,香港勞動力佔總人口比例最低,僅約50.7%,低於瑞士(56.6%)、新加坡(66.3%),更遑論整體國民年輕,又輸入了大量南亞勞工的阿聯酋(79.5%)。

 

  特區政府一再警告,老齡海嘯可削弱全城生產力,加重醫療福利開支擔子,但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早前發表大計時,只能輕輕著墨如何支持初老,接受再培訓換跑道,未有更實際立法倡議如何延長就業,恐怕難以顯著提升長者勞動力參與率。

 

對外加強宣傳,在內急民所急

 

  圍繞降低成本問題,運輸及物流局上月提出,研究讓跨境鐵路項目使用內地建造方式和勞工。要實際推行,無可避免要回應民情、堵塞行政漏洞。勞工處昨午便於最新失業率揭盅前,公布向「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即時追加4項措施,加強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雖然IMD對特區政府可算讚譽有加,但舉凡國際跨區調查,數據必有一定滯後,如年報指本地失業率為3%,大概是去年中水平。今年就業市場連月轉弱,3月至5月失業率已達3.5%,建造、零售及地產業升幅最大。

 

  職是之故,港府為加強招商引才吸引力,可積極對外宣傳,稅務政策、商業法規均獲評全球最佳,金融、教育等指標幾乎無出其右,但對內則必須避免流於自我感覺良好,偏離市民大眾、特別是草根階層的真實感受。

 

  特首坦承,香港正處於經濟轉型期,有行業面對挑戰,例如零售業和餐飲業,強調政府已宣布一系列措施支援中小企,並協助升級轉型,提升品牌及開拓新市場。港人外遊潮、內地巨頭南攻等大趨勢,連本地上市公司應付起來亦甚吃力,街坊小店的挑戰可想而知。施政報告諮詢期間,當局必須貼地評估現有政策成效,適時加碼解困,急民所民。

 

【說說心理話】照顧者壓力大 情緒出現問題應找心理醫生!嘉賓:「雖然很貴,但是值得的,他救了我一命!」► 即睇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限時優惠$68/月】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 捕捉板塊輪動,提高獲利勝算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關稅戰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