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25-09-08 07:46:14

日本政局續動盪,改革挑戰迫眉睫

  日本首相石破茂以不願黨內分裂為由宣布辭職,表面上化解政治逼宮危機,但實際上卻是另一場政治亂局開始。若繼任人沒有政策扭轉當前經濟困局、處理好美國和對華關係,選民對自民黨失望將延續,終難逃短命首相命運。

 

新日揆須反貪,改善經濟民生

 

  石破茂辭去自民黨總裁是事態發展的必然結果,因他自去年10月起經歷3次重大選舉失利:眾議院、東京都知事和參議院敗選,令自民黨執政聯盟失去國會參眾兩院控制權,淪為少數派政府,黨內要求他下台之聲不絕,但他以處理日美關稅問題為由留任。隨著日美關稅談判告一段落,他選擇在自民黨準備今天決定是否舉行臨時總裁選舉前夕辭職,體面下台,既挽回個人政治顏面,亦為權力平穩過渡保留緩衝空間。

 

  石破茂辭職後,自民黨內部的繼任人選隨即成為焦點,有力問鼎總裁和首相寶座的,包括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前經濟安保大臣小林鷹之、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等。

 

  不過,誰當選新總裁,均面對嚴峻考驗,尤其是需解決連串內外挑戰。

 

  自民黨政治獻金醜聞不絕,前首相安倍晉三和岸田文雄相繼捲入醜聞,即使黨內多個派閥其後被解散,營造新景象,但石破茂依然捲入獻金醜聞,反映首相如何更換,均屬新瓶舊酒,積弊難除,最終削弱選民對自民黨的支持度和信任度。上月一項民調問及石破繼任人選時,33%被訪者認為「想不出有誰合適」、「誰當選都改變不了任何事」,折射民眾對自民黨政客的不滿和失望。

 

  繼任人必須面對的核心挑戰是如何推行改革,帶領日本在擺脫經濟失落30多年後,應對的各種民生社會挑戰。日本自泡沫經濟爆破後,陷入長期滯脹,在安倍經濟學下刺激,本地生產總值(GDP)和通脹終出現正增長,但物價升幅卻遠超工資升幅。以去年為例,有逾1.2萬項食品加價,平均升幅17%,但平均工資增幅僅3.7%。物價升勢凌厲,尤其是大米價格漲幅達100%,生活成本飊升,民眾怨聲不絕。

 

  屋漏兼逢夜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加徵對等關稅,石破茂政府與美國經過多番談判下,美國最終對日本汽車進口關稅降至15%,但條件是日本承諾在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並開放日本大米和農產品市場。

 

  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佔日本對美出口總額三分之一,為應對關稅衝擊,日本車企採取減價策略以維持出口規模,此舉擠壓車企利潤空間,可能影響汽車業薪酬增長。車企更擔心當局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會涉及汽車業,直至近日美國公布相關細節,投資聚焦在半導體、能源、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領域,車企才如釋重負。

 

緩和對華關係,敢於與美周旋

 

  隨著這筆投資的利潤分配機制曝光,美日先對半分成,直至日本收回本金,之後的長期利潤90%歸美國,10%歸日本。這讓日本人感到不公,是對美國作無條件投降,也擔心這給日本帶來巨大財政壓力。若日企為了滿足投資要求,加快向美國轉移產能,可能加速日本國內產業空心化,而開放農產品市場後,可能損害日農利益。關稅對日企和日農有多大影響有待觀察,但日人希望新首相能與美國繼續周旋,以保障日人利益。

 

  此外,石破茂支持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但卻不時就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作出批評,又從中阻撓周邊國家出席北京九三閱兵儀式,加上日本極右翼勢力抬頭並推動修憲,令日中關係未能緩和。

 

  以上問題不易解決,自民黨新總裁兼首相須展示出非凡政治智慧和協調能力,凝聚黨內不同力量,推行改革,根除政治獻金陋習,並改善經濟民生,對華和對美有一套全面政策,緩和關係,才能扭轉困局。若不思改革,沉醉於黨內博弈,即使可繼續執政,也會像石破茂般上任不足1年便下台,重演2006至2012年間走馬燈式換首相。政治不確定性令政策可能沒延續性,影響日本民眾以至投資者的信心。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貨幣攻略

關稅戰

大國博弈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