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25-09-10 07:38:10

聚人才勢頭向好,投資教育提競力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公布《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香港排名由去年第9位升至第4位,超越新加坡成亞洲之冠。新加坡排名急跌,香港應引以為鑑,檢視持續對教育開支投入,招才則朝由重量轉向重質,提升長遠競爭力。

 

星洲排名下滑,港應引以為戒

 

  世界人才排名是根據三個範疇,包括反映政府在教育投放的「投資及發展」、反映留住本地和吸引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以及反映教育與技能水平的「就緒度」,對參與排名的69個經濟體進行評分。結果,瑞士在三個範疇表現佳而蟬聯第一,餘下依次為盧森堡、冰島、香港和荷蘭。

 

  這是香港歷來排名最高,更是首次位列亞洲第一,再加上早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全球創新指數百強創新集群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躍升榜首,可視為國際社會對香港在招攬人才和創新方面工作的肯定。這兩個好消息接踵而來,自然讓港府喜上眉梢,指這證明教育、創新科技及引進人才方面的政策措施找對路向和收到成效。

 

  港府在欣喜之餘,也應把競爭對手新加坡在人才排名由去年第2位急跌至第7位,當作警惕,時刻引以為戒。新加坡政府在教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偏低,約2.1%,排第63位,再加上生活成本高企,排第65位,在這兩項指標拖累下,導致排名下滑。

 

  香港同樣面對生活成本高昂問題,港府宜反思應如何自處,才不會步星洲後塵,並設法保住甚至提升人才排名。首先,當局要檢視教育開支是否不足。目前香港政府在教育支出佔GDP約3.9%,比位列排名榜前八位的六個歐洲國家教育開支對GDP佔比5%至7.2%為低。

 

  教育投資透過培養具備知識、技能和創意思維的公民,影響到個人和本港的生產力及創新能力。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八大中心定位發展,而香港又致力建設國際教育樞紐,打造「留學香港」品牌,為了長遠競爭力,即使政府面對財困,也應持續堅定投資教育,培育本地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來港升學和發展。

 

  同時,香港通過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截至8月底已批出逾35萬宗申請,已有逾23萬人才抵港。搶人才已初見成效,港府亦是時候優化人才篩選。當初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旨在應對疫後復常的人才荒,以及吸引科技創新人才推動香港產業升級,大有漁翁撒網之勢,現在網羅了大量人才,篩選人才也應由原先重量轉向重質發展。

 

精準篩選人才,重量轉向重質

 

  此舉可糾正之前寬鬆審批問題,通過嚴格審批,避免有不法人士弄虛作假,以偽造海外大學學歷和虛假證明,騙取高才通入境許可,從而確保獲批的申請者是專才,並非濫竽充數。

 

  更重要是,當局應改變單純依賴大學排名作為篩選人才標準,改為精準列出條件,網羅本港當前和未來所需要的人才,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此舉確保他們來港後找到適合自己專業的工作,避免再出現有部分高才慨嘆本港沒有相關專業職位,以致找不到工作或轉行做不相關工作,造成職位錯配現象。

 

  此外,本港有五間世界百強大學,科研水平高,隨著本港與大灣區加強創科合作,創科生態正慢慢建立。香港有條件成為國際創科中心,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倒行逆施,打壓頂尖學府、終止科研撥款和對學生不友善政策,導致海外留學生和科研人員不安,香港應把握機遇,設法招攬美國頂尖科研人員和留學生來港做研究和升學,使香港在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有望更上層樓。

 

  香港要提升長遠競爭力,當局除了繼續在教育方面深耕,還需要有一套全面人才政策,精準篩選人才,並提供配套作誘因,才能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為香港經濟產業轉型升級以至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你點睇?】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你認為今次施政報告整體表現如何?你最支持哪個政策方向?► 立即投票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說說心理話

關稅戰

大國博弈

施政報告2025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