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及社融均高於預期,分別達2.24萬億元及4.2萬億元;當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8.3%亦優於預期,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則增4.6%。《路透》認為,這顯示此前寬鬆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不過可持續性仍待觀察。人行副行長鄒瀾同日表示,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將進一步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大華銀行中國環球金市部總監周石磊稱,6月金融數據看起來比較好,信貸有所復甦,後續還要繼續觀察。目前來看暫時進一步降息降準的緊迫性不高,人行可能還需關注美聯儲後續動作。對債市來說,對此應該已有預期,市場反應較為平靜。考慮到最近收益率已經上行不少,後面需要更加關注資金面和股市走向。
*澳新銀行:企業信貸需求能否替換政府需求是關鍵*
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認為,總體金融數據強於預期,反映了前兩個月波動屬於季節性影響。從存量增速看,社融、M2繼續反彈,政府融資推動信貸需求平穩增長,因同比低基數住戶貸款不錯。從M1增速看,企業活期存款大幅增加,反映了城投化債和出口產業鏈強勢對存款的影響。未來幾個月,企業信貸需求能否替換政府需求成為關鍵。預計三四季度總體還是稍有回落。進一步寬鬆暫時必要性不大,仍要等待美聯儲先開啟降息。
《經濟通通訊社14日專訊》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