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 | FOCUS | 小馬文遠爆冷破發,「即時出行」熱戰初起
06/11/2025
當「實現自動駕駛出行大規模商業化的領導者」,遇上「L4級自動駕駛領域的全球先行者」--陷於「瑜亮之爭」的小馬智行(02026)與文遠知行(00800),周四(6日)雙雙登陸港股,不約而同破發(截至半日收市)。面對「AI接管方向盤」大潮勢如萬鈞,除了繼續燒錢,力爭早日盈利,更深遠影響不容忽視。
智駕「雙子星」賣產品及服務
當無人駕駛的重卡,載著中國外運的貨櫃,奔馳在北京往天津港的高速上,北上消費的港人或許正於羅湖口岸,登上無人駕駛的B888小巴前往萬象食家;當無人駕駛的Robotaxi參與全運會廣州站火炬傳遞,無人駕駛的環衛車或許正在全運會場館外清掃灑水。

文遠知行旗下的無人駕駛的B888小巴從羅湖口岸前往萬象食家。
上述場景,只是智駕「雙子星」業務的一鱗半爪。上半年計,小馬智行的三大業務分別是:自動駕駛卡車服務、技術授權與應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營收佔比48.8%、42%、9.2%。
同期,文遠知行的三大業務分別是:其他技術服務、銷售自動駕駛出租車及服務、銷售其他L4級車輛(小巴、環衛車、貨運車),營收佔比分別37.9%、31.1%、31%。
Robotaxi瘋狂燒錢考驗現金流
換言之,小馬智行、文遠知行上半年3543.4萬、2786.5萬美元總營收中,被視作競爭最白熱、燒錢最瘋狂的Robotaxi業務,佔比分別為9.2%、31.1%。僅從此角度看,不難理解兩間公司去年第四季納斯達克敲鐘至今,何解股價表現天差地別(漲25% VS 跌42%)。

被視作燒錢最瘋狂的Robotaxi業務,僅佔小馬智行上半年營收的9.2%。
對於何時能夠盈利,小馬智行CEO彭軍曾指,公司盈利與Robotaxi規模密切相關,預計5萬輛(目前為726輛)為可觸及盈利平衡點,時點預計在2028年至2029年。
文遠知行CEO韩旭早前則稱,從技術層面來看,自動駕駛肯定能支持5年內實現盈利,但還需考慮更多的商業和政策因素。其招股書顯示,計入今次港股募資淨額約29.3億港元後,公司現金等價物等料維持約50個月的財務可能性。
最終贏家還看整合流量和場景
港股首日的「破發」表現,固然折射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的前景挑戰,但以目前中國L4級Robotaxi滲透率不到1%看,未來潛力可謂無遠弗屆。
大摩預計,L4級Robotaxi於中國的滲透率2030年將達8%;高盛則稱,中國Robotaxi市場規模到2030、2035年,將分別達140億、610億美元。不過,兩間港股新貴皆面對勁敵--百度(09888)旗下蘿蔔快跑,截至10月31日,其每周訂單量已超過25萬單。

最終贏家誰屬,並非單一玩家的技術路線,而是誰能最大效率地整合流量和場景。
當司機位空無一人的Robotaxi,普及至隨處可見,從汽車型態到個人空間,從城市規劃到生活方式,都或迎來重新定義。而最終贏家誰屬,並非單一玩家的技術路線,而是誰能最大效率地整合流量和場景。「即時零售」大戰後,下一個生態之爭,注定是「即時出行」。
撰文:金子安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