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中心彰實力,金融配套超前建
16/05/2025
年度招股王者寧德時代 (03750) 「截飛」,機構及散戶共出資借款逾6,000億港元搶購,彰顯香港集資實力強勢回歸。港股當下估值高、成交大,連美資亦難抵引力,金融當局更要做好前瞻配套改革,力爭再上層樓。
全球每3架電動車,便有一組電池出自寧德。這個行業龍頭今次南來「A轉H」二次上市,以上限定價,最終集資額或高達53億美元(約414億港元),不僅是2021年快手 (01024) 以來香港最大型首次公開招股(IPO),亦輕鬆壓過東京的JX金屬,稱霸今年IPO市場。
港估值勝紐約,更利境外擴展
雖然美國國防部今年初將寧德列入所謂「軍事企業黑名單」,華爾街大行美銀及摩通依然抵住國會壓力,且以低於行業平均價加入聯席保薦人行列。寧德是次IPO依據美國「S規例」預先排除了當地在岸資金,惟公司長長的基石投資者名單,仍可見到美資橡樹資管(Oaktree)。
特首李家超日前率團拜會的科威特投資局(KIA),屬頂頭認購最多5億美元的「大戶」之一,若然寧德下周二正式掛牌時,可進一步收窄與深圳A股的差價,甚至迎頭趕過,勢令中東資金更頻繁前來尋寶。
事實上,寧德去年底坐擁逾3,000億元人民幣(約3,250億港元)現金,足以應付眼前匈牙利及西班牙的項目有餘,在中證監應允下來港,卻可更迅速調動境外資金拓展業務。分析相信,引入環球投資者,提升國際面向,還有助推高已穿越1.1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值。
翻查內地茶飲半新股可見,來港的滬上阿姨 (02589) 及蜜雪冰城 (02097) 歷史市盈率分別超過37倍和35倍,選擇落戶紐約的霸王茶姬則僅約26倍。即使中央再三鼓勵優質A股南來、中概股回流,特區自身若缺乏低成本、高估值、有深度的集資環境,一樣徒然。
自科企DeepSeek年初聲名鵲起,全球對中資另眼相看,本港證券市場上月平均每日成交達到2,747億元,按年急升約1.4倍。半年前赴美掛牌的小馬智行,上月才透露有意回流,結果外電前天報稱它已暗下遞表,料為本港財金當局設立「科技專線」、容許保密申請上市的首例。
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香港續居第三,距次席倫敦僅1分之遙,融資能力尤受稱許。彭博社統計顯示,比亞迪 (01211) 及小米 (01810) 乘著3月旺市,先後配股籌集逾850億港元,帶動全港首季各式股權融資按年激增超過10倍,總額僅次美國。
凍資時間驟減,人幣計價待擴
以寧德認購反應之暢旺,一般散戶已有心理準備落空居多,幸而新股平台FINI前年年底面世後,新股由定價至掛牌時間,已由5個營業日(T+5)大減至T+2,顯著降低自有和「孖展」資金凍結時間,令投資風險大減,也方便轉戰正排隊首掛的其他企業。
港交所曾透露,按照系統升級進度,今年年底已有技術將一般現貨交易結算時間縮至T+1,問題只是市場準備就緒與否。投資者有一定呼聲,想看齊去年改制的紐約、已拍板去馬的倫敦,以提高資金運用效率,但箇中牽涉的人手調派,意味它可能比起降低每手股數、降低入場門檻來刺激成交量,較難推行,亦未及增設港元及人民幣雙櫃枱,減低內地及國際投資者買股票時的匯兌風險,那麼迫切。
寧德與香港早已甚有淵緣,繼去年南下開設研究院,如今再來上市集資,社會冀望公司終有天會在港生產最高檔的儲電系統,為產業生態注入動能。一圓夙願之前,特區政府亦要記取中央要求科技創新與金融資本有效結合,超前對手,布局力促數碼貨幣及區塊鏈等技術普及應用,好讓各方藉香港金融和專業服務內聯外通時,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你點睇?】【你點睇?】中美經貿會談獲實質進展,雙方發佈聯合聲明並互降關稅。你對接下來的磋商是否有信心?►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