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升職場錯配,輸外勞動態管理
20/08/2025
政府公布最新失業率為3.7%,較上個周期升0.2個百分點。這邊廂,失業率持續上升,那邊廂,卻續輸入外勞,反映人力資源錯配。政府應動態管理不同工種輸入外勞的申請,以防被濫用,並檢視再培訓課程的實用性。
5月至7月的失業人數,由4月至6月的13.62萬人增至14.5萬人,增加約8,800人。當局解釋失業率上升,原因之一是應屆畢業生和離校人士投入勞動市場,使總勞動人口由逾379萬增至逾381萬所致。
若細看工種,很多行業的失業率上升,以建造業、餐飲、零售和地產業的升幅最明顯,至於清潔、裝修業及社會工作活動業的失業率有所回落。
建造業仍是失業「重災區」,因發展商庫存多,暫緩新盤施工步伐,對人手需求減少。建造業總工會5月進行問卷調查,70%受訪建造業工人表示沒工開。餐飲零售業失業率持續上升,原因是市民北上消費,影響本地店舖生意,以致有食肆不支結業。
外勞黑工夾擊,基層飯碗被搶
失業工人認為,失業與政府前年因應通關後多個行業鬧人手荒而推行優化「補充勞工計劃」,容許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輸入外勞有關。兩年來引入逾5.4萬名外勞,有97%建造工人認為輸入外勞影響就業和收入,而餐飲業工人表示,擴大外勞輸入後,工時減少,工資也受壓,甚至懷疑被取代而遭解僱。
此外,有僱主為了節省成本,更不惜違法聘用遠低於本地正常薪酬水平的非法勞工,以致黑工問題日益猖獗,由以往主要透過社交媒體和熟人介紹來港非法工作,演變成現在經由「黑中介」協助入境,再安排到地盤施工、裝修、展會布置、網約車等行業,擠佔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令其受合法外勞和黑工夾擊,面對不公平競爭。
警方和入境處連月來採取打擊黑工行動,拘捕逾百名黑工和多名違法僱主,以保障本地工人利益。但這並不夠,當局還須正視人力資源錯配問題,檢視各低技術工種輸入外勞是否合理和必要。
有飲食業僱主為輸入外勞辯護,指業界被人詬病服務態度差,癥結是人手不足,年輕人又不願入行,假若能早點輸入外勞,或可倒逼本地工人提升服務質素,避過倒閉潮厄運。
不過,勞工界卻指僱主游走法例灰色地帶,佯裝已按法例規定本地招聘空缺4周仍聘請不到合適人手,才不得已輸入外勞。
為免勞資雙方各說各話,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昨天在失業數據公布後表示,政府將會改良輸入外勞政策,由9月起,飲食業僱主若要輸入初級廚師和侍應外勞,除就每宗申請的空缺舉行4周本地招聘外,亦要強制其在勞工處就業中心進行實地招聘。此舉明顯是杜絕僱主佯裝未能在本地招聘到合適人手,而提出申請外勞。
再培訓須實用,切合市場需要
當局此舉是朝正確方向優化制度,因當前不同工種人手荒問題並不相同。若因現時失業率上升,市場有充裕求職者而一刀切取消輸入外勞計劃,他日再出現人手荒,又要重啟計劃的程序需時,故當局趁檢討計劃之便,宜動態管理,因應不同工種的需要小心審批有關申請,而審批時要精細化,合理的適時批准,若發現沒迫切需要,提高申請門檻,以防被濫用。
面對人工智能(AI)和高科技應用,打工仔面對失業危機,當局要為失業人士轉型早作規劃,檢視僱員再培訓局課程的實用性,是否符合當前和未來職場的實際需要,讓失業人士在低空經濟、AI時代來臨,掌握相關行業所需技能,才能在再返職場時跟得上社會發展的節奏。
【你點睇?】新田科技城發展區發現明朝古墓群,有團體倡當局修改規劃,原址保留,你是否贊成?►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