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基金會:以創新推動大灣區樂齡經濟
23/05/2025
星展基金會總監及星展銀行集團推廣策略與傳訊部主管魏洪英,
於星展基金會「大灣區卓越影響力論壇2025」中,
分享如何推動具社會影響力的商業模式。
在全球人口老化趨勢下,社會各界如何攜手應對挑戰?星展基金會近年積極推動社會共融,以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創造長遠的社會效益,以創新思維及資源,支援社會企業及弱勢社群。「星展集團自1968年成立以來,可持續發展使命一早已深植於我們的DNA當中。」星展基金會總監及星展銀行集團推廣策略與傳訊部主管魏洪英娓娓道來。她解釋,星展集團前身為新加坡發展銀行,最初為協助新加坡工業化而設,隨國家發展成熟,銀行亦將使命擴展至社會層面。「2014年,我們成立了星展基金會,專注支援同時兼顧盈利與社會使命的企業,期望推動更多具社會影響力的商業模式,讓整體社群皆能受惠。」
星展基金會於上月舉辦「大灣區卓越影響力論壇2025」,邀請社商界領袖探討應對人口老化的解決方案和銀髮產業的潛在市場。
魏洪英指出,星展基金會成立初期投入5,000萬新加坡元(約3億港元)推動亞洲社會企業發展。2022年,基金會進一步擴大規模,加碼1億新加坡元(約6億港元)直接支援社區,並與糧食銀行等合作,為基層提供所需。2024年,星展銀行更承諾於未來十年投入最高可達10億新加坡元(約60億港元),展現對社會創新的長遠承諾。
「資金固然重要,但我們更重視人與人的連結。」魏洪英強調,星展基金會積極推動義工文化,未來十年目標累積150萬小時義工服務。她透露,目前所有星展集團的員工每年可享有兩天義工假期,參與包括基層探訪、提供專業技能等義工服務,「我們設有『People of Purpose』計劃,嘉許積極參與義工的同事。很多同事在服務過程中,體會到助人的滿足感,這種正面回饋遠超金錢價值。」
(從右至左)星展基金會總監及星展銀行集團推廣策略與傳訊部主管魏洪英;新加坡駐港總領事王首毅;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JP;星展香港集團推廣策略與傳訊部主管陳依依。
她補充,義工服務不單止是清潔或探訪,還包括協助社企建立網站、推廣社交媒體等專業支援。「我們希望透過多元形式,協助社企提升能力,擴大影響力。」談及基金會近年重點,魏洪英直言:「亞洲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峻,我們必須集思廣益,尋找創新方案。」她以香港為例,預計2026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26%,二十年後更可能增至36%。「我們不應只看老齡化為負擔,更應視為機遇,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社會、持續學習及發揮所長。」
原動力科技(Motive Forc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曾俊雄展示專為長者設計的健康管理裝置,透過簡易操作介面與個人化體能訓練,有效協助長者提升身體機能及追蹤運動紀錄。
香港社企原動力科技(Motive Force)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曾俊雄亦分享與星展基金會的合作經驗。Motive Force專注研發簡易操作的健康管理裝置,為長者定制客製化的體操運動,並協助長者克服科技障礙,以搖控方式追蹤長者的運動紀錄。「星展基金會的資助及品牌認受性,助我們將產品推廣至更多長者家庭。」曾俊雄坦言,社企在平衡盈利與社會使命上壓力甚大,「但有基金會的資金、專業指導及人脈網絡,讓我們更有信心持續創新,擴大社會影響力。」
魏洪英補充,星展基金會自2015年開始推出星展基金會獎勵金計劃(DBS Foundation Grant),表彰有影響力的社會企業。自獎勵金啟動至今十年期間,基金會已向約160間具影響力企業提供總額達2,150萬新加坡元(約1.29億港元)的資助。去年基金會從主要市場中收到過千份申請,再從中嚴格挑選20多間具發展潛力的社企,提供資金及能力建設支援,預計此等項目在未來兩年將惠及超過80萬名受益者。星展基金會相信,企業行善與盈利並非對立,只要創新思維和善用資源,兩者可以兼得。魏洪英展望未來,基金會將繼續聚焦於兩大範疇:一是滿足弱勢社群的基本生活需要,如住房、教育、醫療等;二是促進社會共融,提升基層理財知識和數碼能力,「解決老齡化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從企業、政府到個人層面都需要改變對年老的看法,讓長者活得更有尊嚴和價值。」
《說說心理話》香港四徑:跑足3日3夜298公里,跑到出現幻覺!勝出沒有獎金或獎品,跑手為甚麼會去挑戰極限?如何調節心理狀態去完成?►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