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 ||||||||||
- 集團主要在中國提供醫療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業務可分類為基層醫療服務、醫院服務、患者服務及區域管理平 台解決方案。 - 基層醫療服務包括為醫生及醫療專業人員提供基於人工智能的診斷及治療建議的「智醫助理」,以及為慢性病 患者及高危患者提供支持的「慢病管理」套件。 - 醫院服務包括「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及「診療助理」。「智慧醫院解決方案」連接醫院、醫生及患者,設智能 分診系統、病史採集系統、智能陪診系統、iDoctor(面向醫生的流動工作站)、交互式語音助手訊錄 (語音轉文本的電子病歷生成)、患者複診提醒、診後複診訪談、患者滿意度調查、自動複診報告。「診療助 理」則主要提供全科及專科CDSS(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工具及AI全病例質控。 - 患者服務包括: (1)智慧醫院患者服務與診後管理:為患者提供出院後康復專業指導,及幫助醫生進行醫療體驗調查、收集 及分析患者康復數據及提供建議; (2)影像雲平台:為醫療機構提供設備、軟件、醫學影像數據互聯互通系統及雲端存儲,包括遠程諮詢服務 (遠程放射診斷服務、遠程多學科診斷、治療會診服務)、數字影像服務、雲放射科信息系統╱ PACS(允許授權人員從任何地方存取醫學影像的系統)、設備及基礎設施服務,以及AI輔助影像 診斷; (3)醫療器械:包括助聽器,以及面向患者的應用「訊飛曉醫」App及小程序。 - 區域管理平台解決方案包括「智慧衛生解決方案」及「智慧醫保」。「智慧衛生解決方案」包括為區域管理機 構提供傳染病監測預警與應急指揮信息平台解決方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解決方案,以及縣級醫療社區解決方 案。 | ||||||||||
業績表現2024 | 2023 | ||||||||||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上升32%至7﹒3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東應佔虧損收窄8﹒5%至 1﹒33億元。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年內研發開支增加3%至2﹒72億元;整體毛利增加28﹒4%至4﹒04億元,毛利率則下降 1﹒5個百分點至55﹒1%; (二)基層醫療服務:營業額減少1﹒1%至2﹒37億元,佔總營業額32﹒3%,毛利下跌0﹒8%至 1﹒42億元; (三)區域管理平台解決方案:營業額增加31﹒8%至1﹒54億元,佔總營業額20﹒9%,毛利增長 43%至8186萬元; (四)醫院服務:營業額增長1倍至1﹒32億元,佔總營業額18%,毛利增加68﹒1%至6102萬元 ; (五)患者服務:營業額增加56﹒6%至2﹒11億元,佔總營業額28﹒8%,毛利增長53﹒3%至 1﹒19億元; (六)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77億元,銀行借款為2﹒45億元。資 本負債比率(按總負債除以總資產計算)為52﹒8%(2023年12月31日:55﹒6%)。 | ||||||||||
公司事件簿2024 | ||||||||||
- 於2024年12月,集團業務發展策略概述如下: (一)計劃透過加大研發投入及戰略合作,繼續加強醫療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及能力,並優化、升級及多元化產 品及服務,以擴大產品及服務覆蓋範圍; (二)計劃擴充銷售團隊、戰略性建立當地業務中心,及進一步探索與區域管理機構的長期合作機會,以拓展 地理覆蓋範圍及深度。 - 2024年12月,集團發售新股上市,估計集資淨額5﹒07億港元,擬用作以下用途: (一)約1﹒64億港元(佔32﹒4%)用於投資研發; (二)約1﹒35億港元(佔26﹒6%)用於升級現有產品及開發新產品; (三)約1﹒25億港元(佔24﹒7%)用於加強商業化能力及擴展服務網絡; (四)約3230萬港元(佔6﹒4%)用於收購可能與現有產能產生協同效應的公司,收購目標包括醫療器 械製造商或具有先進生產能力的現有製造設施; (五)約5070萬港元(佔10﹒0%)用於營運資金。 | ||||||||||
股本變化 | ||||||||||
|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