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之日記》5月21日,香港天氣:晴。香江魚缸:升。祖國股市:升。
摩根士丹利發表最新預期報告,上調在基本情境下,恒生指數、國企指數、滬深300指數
及MSCI中國指數目標;在最牛及最熊情境下,恒指預期分別為28000點及18300點
。此外,比亞迪寧德時代泡泡瑪特齊破頂,港股受激勵,一度逼近二萬四,恒生指數全日收報
23827,升146點或0﹒6%,主板成交近2163億元。
*大摩看好中國股市,滬指小幅收漲*
滬深股市今日繼續上升,滬綜指欲衝上3400點不果,收升0﹒21%,報
3387﹒57點,最高見3394點;摩根士丹利認為,近期關稅政策調整及企業盈利改善為
市場提供了積極信號,上調了中國股市的指數目標,滬深300指數2026年6月基準情景指
數目標4000點,滬深300收升0﹒47%,報3916點;深成指升0﹒44%,創業板
揚0﹒83%。兩市全天成交1﹒17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個交易日微升0﹒3%。
俄烏開始進行談判,避險需求減弱,國際金價震盪回升。今日下午,現貨金上漲近1%至每
盎司3320﹒37美元。A股黃金板塊集體爆發,西部黃金(滬:601069)漲停。礦產
板塊同樣漲幅靠前,即使中美緊張貿易局勢緩和,中方仍加大力度打擊關鍵礦產走私。據報中國
有關部門已對國內主要金屬貿易商和生產商的負責人進行問詢。不過,目前尚無跡象表明這些高
管被指控存在不當行為。
*寧德時代再升一成,比亚迪H股對A股溢價6%創紀錄*
寧德時代(03750)(深:300750)港股今日繼續大漲,收升逾10%,報
337﹒4元。寧德時代昨日(20日)在香港交易所掛牌,收升16﹒4%,市值突破1﹒3
萬億元,晉身香港股票市場第七大市值公司。寧德時代A股今日收升逾4%,報274﹒08元
人民幣。
由於投資者需求若渴,寧德時代稍早公布承銷商周二已經悉數行使超額配股權額外發行53
億元股份,使H股集資總額由46億美元增至53億美元,H股股份佔全部已發行股本
3﹒42%。這是今年迄今全球最大的一次上市交易。
麥格理的報告指出,寧德時代H股供應量有限可能會導致早期股價波動,這使其在20日收
盤時較A股產生了7﹒4%的溢價。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發文警示寧德時代股權集
中,H股股份僅佔其股本總數的3﹒4%。
David Webb在其Webb-site網站表示,寧德超額配售權行使後,公司H
股數量為1﹒5591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42%,其中有7745﹒5萬股,鎖定期
至2025年11月19日,意味實際自由流通股數為7846萬股。前25名H股股東共持有
公司H股股份69﹒65%。
受寧德時代大漲帶動,比亞迪(01211)(深:002594)港股亦創新高,收漲逾
4%,報462﹒6元。A股同破頂,早盤最高見404元人民幣,收升1﹒32%,報400
元人民幣。今日比亞迪H股較A股溢價超6%,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花旗指出,今年首四個月的中國乘用車出口格局進一步利好比亞迪,因此上調比亞迪H股和
A股目標價分別至727元和669元人民幣,此前花旗已於2月上調該股目標價。
*泡泡瑪特創新高,摩通首予增持評級*
泡泡瑪特(09992)旗下LABUBU盲盒成股價助燃劑,今日盤中見220元再創新
高,收漲3﹒7%,報216元。LABUBU購買熱潮由亞洲延伸至美國,泡泡瑪特美國侯斯
頓上周六第四間分店開幕前,已吸引大批民眾排隊等候。摩根大通更首予泡泡瑪特「增持」評級
,明年中目標價為250元,在樂觀估算中2027年目標價更達400元。
摩通發表研報稱,泡泡瑪特領導中國IP商品市場快速增長,看好其有逾100款自家及特
許經營模式的強大IP供應;形容LABUBU正發展成「中國版Hello Kitty」,
有望成為新一代「超級IP」,預計其2025財年海外銷售額將按年增加152%;2025
至2027財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2%,佔2027年銷售額65%;2025至2027年
每股盈利預測較市場預測高出9%至15%。
據了解,Labubu於2015年首次亮相,在商品化、授權計劃(暫時未有)、與知名
品牌等合作、主題(如主題樂園和電影)等方面正在追趕於1974年面世的Hello
Kitty。摩通料包括Labubu在內的The Monsters系列,2025至
2027年收入分別為71﹒46億元、89﹒32億元及107﹒18億元人民幣,佔整體收
入比重30%、28%及27%,為該集團最大收入來源。
泡泡瑪特早前公布,2025年首季海外銷售按年增長480%,遠超中國本土的100%
增長,當中美國增長9倍、歐盟增長6倍、其他亞洲增長3﹒5倍。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
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
損失,概與《經濟通》、編者及作者無涉。
【你點睇?】外電指最少5家中資或港企計劃到新加坡上市,你認為長期會否對本港金融中心地位構成影響?►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