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香港會計師公會2025年10月28日調查顯示,66%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成分股公司在2024/25年度報告中匯報範圍三排放,高於港交所2023/24年報告的50%,調查涵蓋105家公司並提及監管修訂及國際準則實施。
事實要點:
▷ 66%成分股公司匯報範圍三排放(105家受調)
▷ 港交所2023/24年報告顯示50%公司匯報範圍三
▷ 調查涵蓋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105家公司2024/25年報告
▷ ISSB準則及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逐步實施
▷ 《上市規則》修訂《企業管治守則》及《ESG報告守則》
香港會計師公會調查顯示,66%的受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就範圍三的排放(Scope Ⅲ,其他間接排放)作出匯報,相比之下,港交所(00388)就上市公司的2023/24年報告分析中,只有50%的公司匯報範圍三的排放,反映越來越多大型企業正為即將正式實行的監管要求作好準備。
公會建議企業應致力擴大有關氣候目標的工作,包括全面涵蓋範圍三的排放,並對其選擇的溫室氣體減排基準年提供清晰解釋,並考慮獲得外部鑒證,包括透過公認的框架(例如 SBTi)及取得獨立外部鑒證。公司亦應設定實現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的目標日期及制訂實現相應中期目標的清晰路徑圖。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席歐振興表示,隨著《上市規則》最新修訂《企業管治守則》 和《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相信可以進一步推動企業為投資者和持分者提供更廣泛、 更具體和更全面的資訊。
此外,隨著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SSB)的可持續發展披露 準則以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發布的本地準則逐步實施,預期可持續匯報的範圍和質素將在透明度、可比度和可信度方面有所提升。
公會為評估上市公司應對最新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守則》及應用ISSB準則和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的準備情況,就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105家成分股公司在氣候相關匯報,以及它們對香港和內地政府碳中和目標的貢獻承諾進行一項簡短調查。是次調查涵蓋有關上市公司的2024/25年報告。
《經濟通通訊社28日專訊》
【你點睇?】「習特會」料南韓進行,你認為能否達成貿談成果?►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