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27日專訊》量價齊降壓制下企業盈利仍偏弱,中國今年前七個月工業企業
利潤同比延續下滑,其中國企利潤跌幅仍然較大。7月單月利潤同比連續第三個月下跌,但跌幅
創下三個月以來最小,高技術製造業的引領作用較明顯。分析人士認為,「反內捲」效果要反映
到企業盈利能力改善上還需要一定時間,在外部不確定性及內需不足背景下需保持政策的連續性
。
《路透》引述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稱,「利潤的行業分化情況與出口及工業生
產數據中的表現一致」,鐵路、船舶、飛機等優勢領域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而家具和服裝服飾等
受美國關稅影響最大的行業則表現不佳。
他並指出,導致企業利潤率收窄及盈利不佳的過度競爭是最近「反內捲」政策的主因,但這
一過程是緩慢且逐漸展開的,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反映出盈利能力改善上。
*國企利潤連續五個月下跌*
分企業類型看,1-7月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繼續下跌7﹒5%,已連續五個月
下跌,且跌幅為去年11月以來第二大,僅次于上個月的7﹒6%;股份制企業利潤同比下跌
2﹒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速回落至1﹒8%,而私營企業利潤增幅略升至1﹒8%。
《路透》指出,7月諸多宏觀指標均指向中國經濟動能正在減弱,工業同比增速回落,消費
增速創年內低點,投資累計增速為近五年最低水平,失業率上升,房價持續下跌,新增信貸20
年來首現負增長等。
「如果8月經濟數據繼續疲軟,那麼9月份政治局會議上有可能出台包括財政預算調整在內
的更多舉措,」花旗報告稱。(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