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陸續公布對各國徵收的關稅稅率,但關鍵問題是,究竟是由誰買單?分析指,到目前為止,是美國企業和消費者。
據報道,儘管關稅為美國政府帶來可觀的收入成長,但數據表明,這些錢主要來自美國國內。通用汽車是最新一家披露關稅如何推高成本的美國企業。該公司周二(22日)表示,由於選擇自行承擔這筆費用,關稅已使利潤減少超過10億美元。
*德銀:未來美國消費者價格可能面臨更大壓力*
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全球主管George Saravelos指出:「從宏觀層面看證據相當明確:主要是美國人在為關稅買單。未來美國消費者價格很可能面臨更大壓力。」
許多經濟學家也持類似觀點,特別是在今年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整體溫和、反映出企業不願輕易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的背景下。這一點在生產者價格指數中也有所體現,近幾個月來,該指數中的一個躉售商和零售商利潤率指標明顯下降。
富國銀行的經濟學家Sarah House和Nicole Cervi亦表示:「由於進口價格幾乎沒有回落,國內企業正硬著頭皮承擔更高的關稅成本,並開始將其部分轉嫁給消費者。近期進口價格的上漲表明外國供應商總體上拒絕降價。」
《經濟通通訊社23日專訊》
【你點睇?】特朗普警告若金磚國家對美構成威脅,將很快讓其瓦解。你認為金磚國家面對打壓會否更團結?►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