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今早公布7月28日至29日中美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經貿會談所達成共識的聯合聲明,中美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此次延期是自2025年5月日內瓦會談以來的第三次關稅暫緩延期,主要目的是為雙方談判爭取更多時間。此次延期之後,美國對華關稅暫緩期將延至今年11月12日。
*中美關稅戰時間線*
1月31日(美東時間)
以芬太尼問題等為由,美國自2月1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10%。
2月27日(美東時間)
美國宣布3月4日起在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的基礎上,再額外增加10%,累達20%
4月2日(美東時間)
美方宣布對中國的「對等關稅」稅率為34%。
4月2日(美東時間)
美方撤銷中港兩地的小額包裹免稅安排,並徵收從價稅30%或每件包裹徵收25美元,6月起則徵收50美元。
4月4日(北京時間)
中方反制,宣布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34%關稅。
4月4日(北京時間)
中國公告對釤、釓、鋱、鏑、櫓、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
4月7日(美東時間)
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徵50%關稅。
4月8日(美東時間)
美方將此前宣布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徵34%「對等關稅」進一步提高50%至84%。
4月8日(美東時間)
美國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包裹徵稅額翻3倍,從貨值的30%加到90%;進口商須繳付關稅為貨值的90%或75美元,並在6月1日後升至150美元。
4月9日(北京時間)
中方宣布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關稅由34%提高至84%。
4月9日(美東時間)
美方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由84%提高至125%。
4月9日(北京時間)
中國商務部將6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12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4月10日(美東時間)
白宮行政命令顯示,美國將中港的小包裹徵稅從貨值的90%增至120%。
4月11日(北京時間)
中方宣布對美國加徵關稅由84%提高至125%,同時表明即便美方再加徵關稅,中方亦不予理會。
5月12日(北京時間)
中美聯合聲明發布,同意互降「對等關稅」24%。中國對美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由34%暫降至為10%,美國對華加徵關稅暫為30%,包括10%對等關稅和20%芬太尼關稅。中美雙方達成90天暫停關稅的協議,中方同意採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5月12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修正行政命令,調整低於800美元小額包裹的從價關稅稅率,從120%降至54%,但維持每件小額郵遞物品100美元的從量關稅,適用港澳地區。
5月31日(美東時間)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延長對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行為、政策與做法所進行的301條款調查中部分產品的關稅豁免。這些豁免原定於2025年5月31日到期,現已延長至2025年8月31日。
7月30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自8月29日起,暫停全球800美元或以下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以堵塞逃避關稅的漏洞。
6月9日至10日(當地時間)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貿易代表格里爾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
7月28日至29日(當地時間)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及貿易代表格里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中美經貿會談。根據會談共識,雙方將繼續推動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8月6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宣布,將對所有含有半導體的進口產品徵收100%的關稅,但對於那些「已在美國建廠或承諾設廠」的企業將給予豁免。
8月11日(美東時間)
特朗普簽署了行政令,將美國的對華關稅暫緩期延長90天。
8月12日(北京時間)
中方發布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確認中美兩國將加徵關稅的暫緩期,再延長90日。聲明提到,中國由今日起,再次暫停對美國商品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剩餘10%的關稅。
《經濟通通訊社12日專訊》
【你點睇?】80歲的士司機撞斃遊客,報稱駕駛時頭暈,你認為當局應否立法設商業司機強制退休年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