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2025年9月,招聯董希淼稱中國年內或降準0.25-0.5個百分點,因美聯儲降息減輕外部壓力,當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6.2%居主要經濟體高位。
事實要點:
▷ 中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6.2%(主要經濟體中較高)
▷ 預計三四季度降準0.25-0.5個百分點(董希淼觀點)
▷ 美聯儲時隔九個月重啟降息(外部壓力減弱)
▷ 龐溟稱降準更易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原文引述)
▷ 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原文明確表述)
美聯儲時隔九個月重啟降息,中國貨幣政策面臨的外部掣肘減弱。貨幣政策操作空間拓寬,自主性也有望進一步增強。《上海證券報》引述分析人士預計,中國年內降準降息仍有可能,但考慮到銀行息差承壓等內部約束,降準或將優於降息。
報道引述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進表示,美聯儲年底前還可能繼續降息。中美利差壓力和人民幣匯率壓力有望繼續減輕,為中國貨幣政策帶來更寬鬆的外部環境,中國貨幣政策調整空間將更大。下一階段,中國貨幣政策仍將堅持「以我為主」,兼顧內外平衡,繼續落實落細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降準降息都有較大可能和一定空間,並且降準優於降息。
董希淼指出,今年5月降準後,中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6.2%,在主要經濟體中仍然處於較高水平。預計三四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可能降準0.25到0.5個百分點,適時向市場投放長期流動性,進一步優化流動性期限結構。
*龐溟:降準優於降息,更易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
另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認為,降準優於降息的操作思路,更容易兼顧穩增長與防風險。在社會有效需求承壓的階段,居民與企業對利率的彈性相對偏低,單純降息對消費與投資拉動效應也有限,需更多依靠結構性政策與財政貨幣政策協同提高乘數效應。
龐溟判斷,儘管外部環境更寬鬆,預計中國的貨幣政策仍將圍繞「穩增長與防風險」的目標,堅持「以我為主」,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擇機運用數量型與結構型工具,避免一次性、大幅度的全面降息導致銀行面臨更大的淨息差壓力和資產泡沫風險。
《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
【你點睇?】俄朝領袖會談,金正恩表示願盡力助俄,並稱之為兄弟間義務。你認為朝俄緊密關係會促進半島和平,還是刺激南北對峙?► 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