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5年9月19日啟動汽車行業反歧視調查,配合商務部9月13日立案的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限制措施調查,涵蓋2018年以來加徵關稅、2022年出口禁令及2025年5月華為昇騰晶片限制等範圍。
事實要點:
▷ 商務部2025年9月13日立案調查美國對華集成電路歧視性措施
▷ 調查涵蓋2018年美國基於301調查對華加徵積體電路關稅
▷ 2022年美限制出口積體電路產品及實施《晶片與科學法》投資禁令
▷ 2025年5月美限制使用華為昇騰晶片及中國先進運算積體電路
▷ 調查範圍擴及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等全產業鏈環節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向汽車生產企業及零部件供應商發布關於開展汽車行業反歧視調查的通知。通知稱,商務部已於今年9月13日就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發起反歧視立案調查,為了了解掌握汽車行業在集成電路應用方面所受影響,中汽協開展汽車行業反歧視調查工作。
*配合商務部發起的反歧視調查*
商務部13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商務部獲得初步證據和信息顯示,美國對華集成電路領域相關措施符合《對外貿易法》中「在貿易方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類似措施」的情形,因此決定啟動反歧視調查。
調查對象可包括:一) 2018年以來,美國政府基於對華301調查結果,已經或將要對包括積體電路在內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以及其他可能的禁止、限製或類似措施。二) 2022年以來,美國政府透過發布相關規則、發送通知函等方式,限制對中國出口積體電路相關產品、製造設備等,限制「美國人」參與中國半導體計劃。三)2022年以來,美國政府依據《晶片與科學法》及相關規則,限制相關企業及個人在中國相關領域進行經貿與投資活動等。四)2025年5月,美國政府發布新聞與指南,限制使用包括華為昇騰晶片在內的中國先進運算積體電路、限制美國人工智慧晶片用於訓練中國人工智慧模型等。
此外,美國在積體電路領域,包括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備、零件、材料、工具在內的各個環節以及具體應用場景等,對華採取的其他歧視性禁止、限製或類似措施,也在調查範圍內。
《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
【你點睇?】新一份施政報告出爐,你認為今次施政報告整體表現如何?你最支持哪個政策方向?►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