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投資萬事通:全球貿易戰下的投資機遇
12/05/2025
由《經濟通》主辦的《2025投資萬事通:全球貿易戰陰霾下,投資部署新契機》講座圓滿結束,該次講座邀請了有「股壇大隻佬」之稱的郭思治(郭SIR)擔任嘉賓主持,講者則請來南方東英資產管理銷售及產品策略部高級副總裁李溢琳(Barbara)小姐、華泰輪證股票衍生品經理溫蕎菲(Chelsea)小姐,以及老虎證券(香港)資管CIO / 老虎集團投研總監陳慶煒(David)先生,為來賓剖析聯儲局啟動減息期後,港美股票如何取捨;而在供應鏈受到「關稅戰2.0」衝擊下,ETF如何捕捉中美產業鏈重組的紅利,還有在匯率波動與政策轉向下,輪證的短期套利策略為何。
美元面對長期貶值風險
雖然郭SIR在今次講座擔任主持角色,但他亦道出了他對美國開打關稅戰的看法。他指出,美國在過去數十年得以維持低通脹及高增長,主要有賴於中國提供廉價產品,美國即使打算改由越南供應,但該國在勞動人口及電力供應上不及中國,且大部分原材料均來自中國,改變生產基地難以滿足美國的需求,故認為中美貿易問題最終還須通過溝通去解決。
特朗普啟動對等關稅導致美股、美匯及美債呈現「三殺」局面,美匯指數更一度跌穿100大關。被問到對美元匯價的影響,老虎證券的David認為,前任總統拜登利用財政開支去補貼製造業,但現時美國債務超過36萬億美元,難以持續。現任總統特朗普則大幅增加關稅,希望扭轉美國長期的龐大貿赤,以及重振美國製造業,但這樣將令美元需求減少,對美元匯率產生負面影響。
被問到兩大中國芯片股—中芯(00981)及華虹半導體(01347)是否仍然值博,David認為兩大芯片製造商必定受國策支持,從投資角度而言,要考慮現價是否已反映未來5或10年的盈利,估值是否過低,從而回歸均值;即使估值高者,未來估值亦有機會逐步爆發,而芯片股之前出現產能過剩,現時需求回升,未來盈利有望增加。
牛熊證風險控制勝期貨
至於市場最關心的中美貿易磨擦,雙方短期內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不大。華泰的Chelsea表示,從資金流觀察,港股淡倉數量仍然較多。她舉例,假如在4月3日,投資者看淡港股,當然可以沽出一張恒指期貨合約,但成本高達十多萬元,相反,利用牛熊證去部署的話,買入一張恒指熊證,成本最低只需數百元,做對方向的話,回報可達數十倍。若然做錯方向,持有牛熊證風險亦有數計—買幾多輸幾多,但持有期指合約則無風險上限。
面對特朗普的多變及關稅問題,Chelsea認為應關注金價走勢。她拋磚引玉,先問郭SIR對金價的看法。郭SIR認為金價升浪未完,環球貨幣供應量增加,央行亦增持貴金屬,加上美股、美匯及美債出現「三殺」,資金流入金市避險,造成金價後期的上升有點不理性,但預期每盎司3250美元有支持,郭SIR仍然看好金價後市表現。Chelsea表示,持有黃金的投資者可以黃金Put輪對沖,但如長期仍然看好金價走勢,可考慮黃金Call輪,且大多數在2026年才到期,時間損耗較少,即使投資者看淡金價,利用窩輪去部署亦較輕鬆。
指數ETF可對沖個股風險
至於ETF方面,南方東英的Barbara指出,從4月份的數據看,最多資金流入的是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03033),它是全亞洲覆蓋最多AI應用的ETF。策略上,投資者可選擇一、兩隻熟識或對其管理層有信心的個股,再加上一隻指數ETF,如此,即使個股表現差,但指數抽升,持有相關ETF亦可抵銷部分損失。面對單邊市,短炒選擇「7」字頭的ETF,有機會獲取更大的回報。另外,比特幣過去10年之中,有7年位居榜首,Barbara特別推介該公司的比特幣期貨ETF,因為它的底層資產是CME的比特幣期貨,價格較現貨更清晰。
是次講座提供了針對當前全球貿易形勢及投資機會的深入分析,講者的見解為投資者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提供了有價值的訊息。面對多變的經濟形勢,投資者應靈活調整策略,捕捉潛在的市場機遇。
【你點睇?】五一不少內地機構收費自行組團來港行山,旅遊事務專員認為除檢控外,推廣教育效果將更佳,你是否認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