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接種要藍圖 減重症爭撤限復常
30/08/2021
變種新冠病毒Delta肆虐全球,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坦言,7成接種率難建免疫屏障,今後應以「全民接種」為目標。本港今天重新容許外傭入境,加上學生開課在即,皆增加了社區爆疫風險,當局要盡快勾勒出全民谷針藍圖,尤其趁社區尚能維持基本清零,重點催谷老人接種,且參考海外再降年齡門檻的經驗,力促打針防重症,爭取撤限復常。
拒接種有成本 美企促攤分保費
歷時半年,本港首劑接種率終突破合資格人口的6成,聶德權承認,預約數字放緩,最積極的市民應已打針,剩下來的恐怕沒那麼主動。他重申,疫苗有助減低重症及死亡機會,當局不會硬性強迫接種,但不排除參考法國設立健康通行證,接種疫苗才可入指定場所。
本港昨增7宗輸入個案,悉數已打齊針,可預期外傭今起重新抵港後,輸入個案將驟增。繼機場指定員工後,檢疫酒店及從事檢疫工作的員工,均需強制打針,不能再檢測代替,應可減少外來病毒突破防綫的風險。
接種疫苗是最能預防重症和死亡的板斧,打針者不費分毫,潛在副作用概率極低,卻能大幅減少社會治療、追蹤、檢測和隔離等成本。全民打針合情合理,背後應有全盤計劃來推進。
放眼海外,美國全面批准復必泰後,愈來愈多州政府和公私機構強制打針;即使支持個人自主的公司如達美航空,也要求不打針員工每月多付200美元保費,分攤額外醫療成本。德國上周仿效法國和意大利全國推行健康通行證,10月起不打針者更要自費檢測,才可進入餐廳、戲院等。
新加坡政府較少出動大棒,但昨天已有8成人口完成接種,主要經濟體中首屈一指。當地70歲以上約9成已打首劑,遠勝本港的25%。除了早已豁免打針預約,新加坡的外展工作亦比香港暫僅準備在體育館、屋邨商場開講和打針更進取;當地又籌組了33隊共200名義務醫護,已登門替4,300名老弱接種,料9月底可完成相關接種。
有新加坡私院顧問醫生義工指出,居家老人很擔心病毒,也很憂慮疫苗副作用,進退兩難,尤需子女協助勸說。本港打了逾740萬劑疫苗,主責臨床事故的港大教授孔繁毅表示,僅發現569宗相關或不排除有關的嚴重異常事件,70歲以上更只佔10%;由於長者打復必泰有副作用的佔比較低,且抗體量更高,或更適合他們。港府不妨建議醫生,別太從嚴把關。
助釋長者疑慮 星醫生登門打針
眼下Delta席捲英美,兩地新症都反彈,惟英國長者接種率比美國更高,且沒地域差異,醫學界相信有助英國維持更低的入院及死亡率。孔繁毅認為,本港未來要特別提升長者接種率至起碼7成,才可選擇慢慢恢復通關。
雖然聶德權強調,港府不會為通關及社交撤限設硬指標,但疫下最高危的長者愈能避免重症,社會肯定愈易撤限復常。當局既已改以全民接種為目標,意味因Delta出現更易染疫的小童,將成另一關鍵,本港要密切注視美國最快秋季為5至11歲孩童打針的經驗,及早做好準備。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