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歸起點,中美經貿難復昔
13/05/2025
中美會談交出實質進展,昨共同取消或暫緩115%的「對等」關稅及反制,又敲定經貿關係協商機制,更勝市場預期。雖然兩國商貿快回歸可勉強維持的起點,但白宮今年易主後的反覆,意味雙邊交往必難復現昔日榮景。
建立磋商機制,貝森特續擔綱
根據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明起將取消4月以來91%的反制稅率,另暫停24%關稅90天。中國達致會前強調的平等、互惠條件,毋須派員前赴美國,一樣在獨立第三國達成協議。至此,美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單邊向環球徵收的「對等」關稅,已悉數降回10%。
中國副總理何立峰、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周末一連兩天會談後,早釋出正面訊號,但聲明昨午正式揭盅後,市場仍是喜出望外,刺激股指及匯率再躍升。
特朗普就職後,三番四次藉行政指令輕率推高關稅,漠視數十年來環球按市場原則發展出的經貿分工,結果吃盡苦果,停靠當地的貨船銳減,前線零售商紛紛警告貨架快要清空,似令白宮看清,「對等」關稅不僅對庫房貢獻有限,還大幅推高履債成本,只好「褪軚」。
正面來看,中美塑造了紓緩衝突的好開局,除了同意大幅減稅,另一成果乃建立在中國、美國或第三國舉行的經貿磋商機制,並點名美方會由華爾街出身、較溫和務實的貝森特牽頭,防範對華強硬的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插手生事。
當特朗普對華架設的貿易壁壘,重返3月水平,僅剩下20%及10%的芬太尼及「對等」關稅,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勢願再次分擔大部分額外成本。以聖誕裝飾為例,美方去年多達87%產品來自中國,總額約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根本難有第三國可輕易替補。
負面地看,特朗普回朝後的最大特點,正是更加朝秦暮楚,為環球平添變數。當美國經濟、通脹壓力緩解,他隨時可砌詞再對外揮動關稅大棒,把一直覬覦的TikTok納入經貿談判,又或肆意干擾中國的正常國際交往等,故中資必不會憧憬中美關係有任何復常機會,反將利用90天窗口期,做好幾手準備。
特朗普常變卦,仍求戰略斷鏈
近期癱瘓停工的內地廠商,料會一邊積極對美出口餘貨,加速達成外貿「環球減一」新格局;另一邊力求國內外替補,以鞏固特朗普2018年首度發動關稅戰以來,行之有效的供應鏈「中國加一」布局,免受白宮掣肘。
即使美國代表最新一再表達,滿意合作遏止芬太尼的前景,惟本月起稅率由零飊升至最高145%的小額包裹,雙方略過不提,反映跨境電商很可能是兩國未來磋商或談判時的棘手難題。2018年關稅戰後,美國對華輸出高科技產品重重設限,也預視中方要達成增購美貨的共識,難度有增無減。
美國針對指定行業如汽車、鋼鋁的關稅,至今未見退讓,更已鋪路隨時向藥劑業開刀。貝森特重申,美方仍在促成對華「戰略再平衡」、「戰略斷鏈」,相信中方有長足發展的關鍵產業,如造船業,仍將持續受到打壓。
英國工黨政府面對本土的改革黨步步進逼,急於在外交層面交出成績,上周四成為環球首個與特朗普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反而搶了先吃虧。不少分析指出,協議對英國經濟的提振效果極有限之餘,英方同意配合美方國安「要求」,嚴格限制製鋁、製藥設施擁有者,隨時成為華府逼迫外國在戰略產業排拒中資的範例。
在中美聯合聲明之上,商務部昨日特別敦促美方,要徹底糾正單邊加稅的錯誤做法。環球拭目以待,特朗普今次的退讓遠較外界所想輕易,將令其他國家更有底氣,有理有節抗拒美國無理脅迫。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