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簡介 |
- 集團為投資控股公司,透過旗下附屬公司在香港及中國內地從事物業發展、物業租賃、百貨業務、以及公用事 業及能源。 - 中國國內物業發展方面,集團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南京、瀋陽、西安及蘇州等均有住宅發展項 目。 |
業績表現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 2024年度,集團營業額減少8﹒4%至252﹒56億元,股東應佔溢利下跌32%至62﹒96億元。 年內業務概況如下: (一)按不包括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公允價值變動之影響,股東應佔基礎盈利上升0﹒7%至 97﹒74億元; (二)物業發展:營業額減少17﹒8%至125﹒06億元,佔總營業額49﹒5%,分部溢利增長95% 至47﹒95億元; 1﹒香港:營業額下跌20﹒3%至116﹒92億元,分部溢利增長1﹒1倍至48﹒08億元。於 2024年12月31日,集團於香港擁有土地儲備2320萬平方呎;集團已購入全部業權,或 達致相關強拍申請門檻之市區舊樓重建項目,可於2026年或之後開售或出租,預計可提供自佔 樓面面積合共170萬平方呎;以及持有之新界土地儲備4200萬平方呎; 2﹒中國內地:營業額增長52﹒1%至8﹒14億元,業績轉盈為虧,錄得分部虧損1300萬元。 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除有自佔樓面面積260萬平方呎之存貨外,供發展之土地儲備 ,合共自佔樓面面積1058萬平方呎,當中64%可發展為住宅物業; (三)物業租賃:營業額上升1﹒7%至69﹒94億元,佔總營業額27﹒7%,分部溢利增加3%至 50﹒72億元; 1﹒香港:營業額上升2﹒2%至49﹒53億元,分部溢利增加0﹒8%至34﹒98億元。年內, 集團在香港之應佔租金總收入(包括應佔旗下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貢獻)上升2%至 68﹒42億元,應佔稅前租金淨收入(包括應佔旗下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之貢獻)則 持平為49﹒16億元。當中集團持有40﹒77%應佔權益之國際金融中心項目,於年內所貢獻 之自佔租金總收入下跌5%至16﹒27億元。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平均出租率為 93%,在香港擁有已建成之自佔收租物業樓面面積1040萬平方呎,另持有8800個自佔泊 車位; 2﹒中國內地:營業額上升0﹒5%至20﹒41億元,分部溢利增加8﹒2%至15﹒74億元。年 內,集團應佔租金總收入大致持平為21億元,應佔稅前租金淨收入增加6%至15﹒91億元。 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在內地擁有1300萬平方呎之自佔已建成收租物業組合; (四)百貨業務:營業額下跌1﹒1%至15﹒48億元,分部溢利下降37%至6300萬元; (五)酒店房間經營業務:營業額下跌0﹒6%至3﹒31億元,分部溢利下降10﹒8%至9100萬元; (六)集團聯營公司香港中華煤氣(00003)股東應佔稅後溢利為57﹒12億元;香港小輪( 00050)除稅後綜合溢利減少14%至1﹒6億元;另附屬公司美麗華(00071)除稅前盈利 為9100萬元; (七)於2024年12月31日,集團之現金及銀行結餘為179﹒19億元,債務總額為859﹒08億 元,借貸比率(債務淨額及股東權益計算)為21﹒1%(2023年12月31日:22﹒6%)。 |
公司事件簿2021 |
- 2021年11月,集團以508億元投得中環新海濱之土地,樓面總面積上限161﹒46萬平方呎。 |
股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