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005)於上周四(9日)在香港聯交所發表公告指,擬以協議安排方式將同系恒生銀行(00011)私有化,每股作價155元,對價較恒生最後交易日收市價119元溢價約30.3%。
本次恒生私有化計劃的保密工夫可以形容是「滴水不漏」,消息令市場參與者感到錯愕。雖然上述私有化方案對持有恒生的股東及香港金管局份屬好消息。不過另一方面,對恒生員工、持有滙控的投資者及本港中小企而言,可能屬負面消息。
滙豐行政總裁艾橋智較早前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通過將恒生私有化,有望與恒生銀行實現更多「協同」,這將隨著時間推移帶來員工的自然減員和重新部署。相關言論或反映集團有意在中長期逐步減省人手,其中恒生員工可能首當其衝面對裁員行動。另外,本港經濟處於復甦階段,部分中小企仍然面對現金流困境,恒生落實私有化或會加快相關企業被要求提前償還貸款。
考慮到本次私有化計劃溢價較高,而且滙控聘請摩根士丹利等多間投資銀行作顧問團隊,相信恒生成功被私有化的機會大。事實上,滙豐與恒生兩間銀行在本港及內地業務一直出現重疊情況,故預計管理層日後整合雙方資源時候,有機會出現像以往國泰航空(00293)全面收購港龍航空的局面,而且不排除恒生銀行品牌在往後的日子在本港消失的可能性。《南華證券副主席 張賽娥》
註1:本文為個人觀點。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