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見》美國7月CPI年通脹率為2﹒7%,與6月持平。然而,扣除食品及能源後
的核心年通脹率則攀升至3﹒1%,高於6月的2﹒9%,並且是過去6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直到8月7日才正式生效,因此7月的通脹數據尚未
完全反映關稅的影響。實際上,要率先感受到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應關注PPI(生產物價指數
),而非CPI(消費物價指數)。由於庫存的影響,加上進口商不願意失去市場,他們不會在
進口價格上升之初便立即將成本轉嫁予消費者,惟生產商的價格將因進口價格上漲而上升。因此
,本周的重點可能不在CPI,而是在即將於周四(14日)公布的PPI。
*特朗普向聯儲局施壓促減息*
美國白宮發言人萊維特周二(12日)表示,特朗普正計劃就聯儲局的翻新工程對聯儲局主
席鮑威爾提出訴訟。市場解讀此舉為特朗普試圖向鮑威爾施壓,促使其盡快減息。根據目前的表
面數據,包括通脹和就業報告等,都顯示聯儲局有減息的空間。另外,美國財長貝森特今晨
(13日)亦發言呼籲聯儲局於9月議息會減息半厘,原因是該局早於6月便應減息,現在晚了
,所以應該追回減息步伐。特朗普政府向鮑威爾的施壓,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聯儲局在9月減息
的預期。按照利率期貨價格變化顯示,市場目前估計聯儲局在9月18日減息的機率已上升至
98%。此外,市場還預測聯儲局在12月可能會再次減息。受減息預期影響,今早在亞洲市場
,美匯指數回落至接近98水平。《恒生銀行首席市場策略員 溫灼培》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80歲的士司機撞斃遊客,報稱駕駛時頭暈,你認為當局應否立法設商業司機強制退休年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