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未來資助房屋供應激增,料對私人住宅市場構成壓力
04/08/2025
仲量聯行發布《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指出,隨著資助出售房屋(例如房協居屋)與私人住宅之間的價格差距持續收窄,愈來愈多買家轉向選擇購置私人樓盤。儘管這為樓市帶來一些短期支持,但預期未來資助房屋供應激增,將對私人住宅市場構成壓力,或拖慢整體樓市復甦步伐。
根據房委會資料,2024年居者有其屋計劃共接獲約10.6萬份申請,超額認購比率僅為14倍,創2014年復辦以來新低,並遠低於2020年高峰時期的62.4倍,反映在樓價回調下,居屋相對私樓的價格優勢顯著減弱。
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表示,隨著私人住宅價格回落,與資助房屋的差價逐步縮小,愈來愈多買家傾向直接入市私樓。本港多區出現居屋與私樓價格差距收窄的情況,以啟德為例,2025年居屋與區內私樓之間的呎價差距按年下跌19.2%至9020港元;觀塘區的跌幅更高達29%,跌至7585港元。
他補充,雖然整體私樓價格仍高於資助房屋,但若計及建築質素、交通配套、轉售限制、補地價負擔及可即時入住等因素,現時的價格差距水平相對合理。近期推售的新盤中,亦有不少合資格購買居屋的申請人最終轉投私樓,顯示市場換樓門檻正在降低,買家取向出現變化。
仲量聯行指,隨著資助房屋供應逐漸增加,這股有利需求的趨勢或將受阻。預計到2029年,資助房屋供應將達至17620伙,超越同期私樓1.5萬伙的落成量,對私人住宅市場構成潛在壓力。當中以北區及九龍城區影響最為顯著,2025年至2029年,北區及九龍城分別將新增1.15萬伙及8100伙資助房屋,而同期的私樓供應分別為6800伙及1.7萬伙,區內供需或出現明顯失衡,並可能導致本地買家再次傾向選購資助房屋,令私樓貨尾量增加。
除了區域供需失衡外,市場還面臨兩大挑戰:首先,若政府將資助房屋的折扣由2025年的30%重新提高至2024年的38%或2023年的49%,這將吸引更多對價格敏感的買家,並對同價位的中小型私人住宅構成壓力。其次,二手住宅市場受到拖累,尤其當資助房屋轉售個案增加,對中小型單位的二手市場帶來成更大壓力。
撰文:經濟通採訪組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