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融合谷創新,河套鬆綁爭超前
12/02/2025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南來,連日重點考察大灣區三大跨境項目,猶如提醒既要加快發展落馬洲河套,也別遺忘投入前海。香港正致力憑創科升級轉型,惟河套合作區兩岸步伐天差地別,港府當須拆牆鬆綁、鞏固優勢,力爭超前。
據香港特區政府所述,夏寶龍在前海召開了近4小時的座談會,一邊聽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其他政策局長,介紹今年經濟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另一邊就加快改革促興和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更好融入大灣區深入交流。
前海托港發展 河套深圳先行
以澳門與珠海聯袂的橫琴為先,夏寶龍一連3天還走訪了香港與深圳攜手的前海和河套,明顯銳意支持大灣區全面一體化發展。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底寄語,香港和澳門特區均要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廣泛拓展國際聯繫。中央一直期望前海可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但其發展歷年來始終難及深圳核心福田和南山區。
夏寶龍今次造訪前海聯合交易中心,聽取主理的港交所講解,相信正是有意鼓勵港深通力抓緊大宗商品交易機遇,同時提升國家的環球話語權。
不過,如果說前海未來隨時可靠香港注入金融商貿發展動能,河套香港園區則明顯因基建進度落後,完全無法享受深圳創科行業的輻射效應。
須知道,惠州市去年經濟增長得以名列省內第3,正正多得納入深圳都市圈規劃,以副中心定位,為深圳逾2.5萬間國家高新科技企業,提供了充裕而廉宜的潛在發展空間,締造了雙贏。
沿著深圳河,河套北岸的皇崗口岸片區和福田保稅區,合計3.02平方公里用地,現時發展得熱火朝天,香港科學園早已設立分園,應科院亦設有辦公室;在南岸,佔地0.87平方公里的港方園區,卻在今年才開始有租戶,入駐正陸續落成投運的首3座大樓。
促進要素流通 利建整全產業
據國務院的發展規劃,河套區今年已要迎來首個關鍵節點,即基本上建立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取得正面進展。
以落馬洲園區的發展步伐和規模,明顯難以對比惠州,可為深圳科企紓緩營運樽頸和成本壓力。那麼香港要吸引內地巨頭南來、海外龍頭扎根,自然須與深圳錯位發展、互相補足,辨識及發展出獨有價值。
香港金融業過去約10年來蓬勃增長,蓋因互聯互通令資金有愈來愈多渠道有序跨境流通,特區當局要方興未艾的創科生態從後趕上,同樣要令人員、貨物、資金及數據等四大生產要素,在河套香港園區、新田科技城,以至整個北都,都有更勝大灣區鄰市的流動自由。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曾指出,當數據規模愈大,價值愈高;數據愈為流通,應用範疇就愈廣,有利發展國際創科中心。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認為,特區當局要政策上爭取拆牆鬆綁,且積極結合市場力量。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上月牽頭成立國際數據產業聯盟,承諾將搭建優質平台,支持初企和科研團體獲得技術支持、數據共享、人才培訓等服務,加速科研成果向產業應用的轉化,實現產學研一體化生態。
新冠疫情2020年侵襲全球後,本港產業空心化,欠缺高端製造業短板尤其突出。且看特區當局能否借助大灣區腹地,特別是深圳的深厚根基,讓香港今後可以河套區為核心,令整個北部都會區的創科產業鏈盡速壯大,從上游研發到下游生產,以全方位的創科生態,驅動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
【你點睇?】特朗普宣布向全部海外製作電影徵收100%關稅,指可重振美國電影業,你認為措施能否起到幫助?►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