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外訪廣結緣,內企隨行創共贏
07/05/2025
環球關稅戰陰霾下,特首李家超將再訪中東,首攜多名內地企業家,明顯有意加乘優勢,爭取雙贏。香港向來長於聯通內外,但面對多變地緣政局,仍要鞏固特色、謀求突破,才能抓緊與新舊友伴加強合作的契機。
兩年多前,李家超出訪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時,共逾30名本地公私營機構代表隨行。本周六,他預定前赴海合會(GCC)另外兩個富裕成員卡塔爾及科威特,不僅有超過50名商貿代表同行,當中更有20餘人來自浙江、福建及廣東等地企業。
顯而易見,特區正逐漸改變以城市為本位的做法。不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去年訪問美國加州,尚且僅以粵港澳大灣區一員身份聯袂行動,特首上月高規格內訪浙江未幾,即準備首度引領三省商界人士,拓展新市場和資金,別具象徵意義,亦令人憧憬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的相類安排,將陸續有來。
港紓瑜亮情結,助通中東資金
中央港澳辦早前支持創建「浙港合作會議機制」時,副主任周霽提及,希望兩地可結合優勢,推動長三角和大灣區聯動發展,攜手開拓國際市場,反映國家戰略利益在前,香港似乎還獲寄予厚望,紓解廣東與江浙的瑜亮情結。
本世紀初「數字浙江」宏圖所促成的杭州六小龍,包括DeepSeek,不僅成就令全國艷羨,也使美資同業陣腳大亂。香港希望引進當地科企力推自身創科生態發展之餘,也可憑國際金融樞紐根基,支持浙閩粵企業南來首次公開招股(IPO),以及全國成熟商企A+H雙重上市,以突破白宮打壓。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今年1月就職以來,一邊發動關稅戰拖累全球經濟,另一邊為鑽探美國頁岩油氣大開方便之門,嚴重挫損中東石化能源收入,令GCC六國的高科技及環保轉型更見迫切。
本港近期IPO市道理想,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前來掛牌觸發的港元需求,更有份令金管局需要一再介入匯市。預算案2月預告設立「科技專線」支持內企籌融資後,及至昨天港交所 (00388) 與證監會終揭曉,容許保密形式申請上市等細節安排。
特區若能利用專業服務優勢,特別是金融業札根中東經年所建立的網絡,為今次隨行創科、基建及物流等內企,接通中東人脈和資金,甚至令全球十大的卡塔爾主權基金成為投資者,當能擦亮超級聯繫人招牌。
中歐重修舊好,特區獨特橋樑
香港是全國最活躍於環球舞台的城市,可獨立參與國際組織、敲定多邊協議之餘,亦有獨立稅務制度和法律保障。陳茂波近日外訪意大利米蘭,出席亞開行理事會年會時,就特別強調本港會繼續保持自由港傳統地位,促請各成員加強合作,抗衡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干擾。
面對特朗普肆意霸凌全球,中歐逐步重修舊好,中方和歐洲議會昨宣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歐方領袖為建交50年互致賀電,希望雙方可堅持多邊主義,增進理解互信,妥處摩擦分歧。
雖然特區當局近年全力與中東和東盟加強合作,歐盟駐港澳辦事處主任盧效偉(Harvey Rouse)近日接受本地傳媒訪問時,形容港歐關係仍然「緊密、廣闊而深入」,歐盟也有全港最大的非華裔外商社群。
他強調,港歐均依賴自由貿易蓬勃發展,兩地繁榮均取決於國際規則基礎秩序,在戰略層面香港奉行普通法的金融體系,也為歐洲建構了通往中國內地獨一無二的橋樑,冀本港可一直滋養自身的獨特性。
無論是卡塔爾和科威特的新知,抑或已落戶香港多時的舊雨,特區均不可以偏廢,只有持續廣結友緣,加固優勢、彌補不足,本港才能不負中央政府所望,妥善應付國際時局的危與機,演好內聯外通角色。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