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 AI 新經濟與減息趨勢下的五種投資
20/11/2025
「雙十一」傍晚,「黃師傅」和財經評論員何啟聰 (Ivan Ho),與多位 ETF 專家討論 2026 年 AI、機器人等新經濟形勢如何影響資金部署。
2025 年香港新股市場活躍,截至 11 月逾 80 隻新股上市,但抽新股未必中簽獲分配;另一方面,不少新股首日即錄得升幅,中簽的投資者多即日沽出,唯優質股上市後往往持續上漲,短期獲利或反而錯失長線上升潛力。
輝立証券及輝立資本管理董事黃瑋傑表示,公司推出全港首隻新股主題 ETF(2835),主要追蹤由 Solactive 編制的香港新股指數,按市值、流動性及上市 3 年 為 限篩選 50 隻新股。指數每季調整,並每月更新,成分股隨新股市場趨勢變化。 港交所目前處理上市申請近 300 宗,來自 AI 等新經濟行業的新股將帶動這隻 ETF 的中長期升值潛力。

金價見頂? 更多資金流入實物黃金 ETF
惠理基金 ETF 高級策略師趙善德指出,近期金價回調,只是黃金半年升幅近千美元、引發獲利沽盤所致。目前宏觀環境與過去有別,推動金價的主要因素包括全球減息預期、各國央行加大黃金儲備、以及「去美債化」趨勢。若美國經濟轉弱、聯儲局進一步減息或市場對主權債務信心下降,也可能支持金價,金價長遠樂觀。黃金的避險特性,加上 ETF 的便捷安全及較低管理成本,使更多投資者過去幾年轉向黃金 ETF,顯示市場情緒逐漸取代央行購金成為主要動能。
惠理價值黃金 ETF(3081) 可在交易所買賣,亦可作抵押。輝立証券為該 ETF 提供 7 成按值。

(CAPTION) 惠理基金推出貨幣市場 ETF,管理費低至 0.15%,不設鎖定期。
預測股息率選股,避高息陷阱
華夏基金(香港)副總裁李星宇指出,傳統投資者容易誤判高息股,往往只看過往派息紀錄,忽略公司基本面或一次性派息風險。華夏基金全港首次引入「分析師派息預測機制」,疊加股東權益報酬率為選高息股準則,改造華夏亞洲高息股票 ETF(3145),主打每月派息、約 8% 年化股息率。
該 ETF 結合分析師預測,兼顧成分股的股息率與增值潛力;從亞太區篩選的股票設行業、貨幣與國家上限,避免過度集中,且更容易選出達平均 8% 股息收益率的股票。
與恒指、標普及納指相比,該 ETF 的策略波動率明顯較低;歷史派息約 9.6%,實際目標最低派發年化 8%。

「軟硬」科技兼備,兼顧風險分散與效益
不少企業已拓展 AI、雲計算、自動駕駛等業務領域,盈利能力提升,但 AI 贏家不易預測,因此以指數產品分散風險更理想。南方東英銷售及產品策略部副總裁李溢琳建議,投資者可結合個股與 ETF 布局。
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 ETF (3033),成分股包括軟科技(如雲端、AI 應用、互聯網平台)有穩定現金流與用戶黏性高的企業;硬科技(半導體、晶片、設備)則由內地及 A 股企業主導。對應 A 股市場的科創 50 ETF(3109) 和創業板 ETF(3147) 可分別捕捉半導體與新能源主題。
因應 AI 晶片與 HBM 記憶體熱潮,南方東英亦推出韓國科技股 ETF,如三星電子(7747)與海力士(7709)的兩倍槓桿產品。

Covered Call ETF 波動市況中創穩定收益
因應過去十年港股波幅大,未來市場不確定仍存的市況下,Global X ETFs 於 2024 年 2 月起陸續推出恒指 (3419)、國指 (3416)及科指 (3417)備兌認購期權 (Covered Call) 主動型 ETF。
Global X ETFs 業務發展吳翊婷解釋,Covered Call 策略適合應對橫行或波幅較大市況,目標為投資者提供每月派息及獲取穩定現金流。一般來說,股市下跌,期權金雖不能全面抵消跌幅,但提供部分保護;若股市上漲,雖有機會跑輸大市,但收到的期權金仍可為投資人帶來正回報。
此外,Global X 亦發行香港上市美股 Covered Call ETF,納指 (3451) 及標普 500(3415) Covered Call ETF,在香港掛牌的 ETF 在派息層面,相對於美國掛牌可免繳 30% 股息預扣稅,吸引長期投資者,以因應不同市場的投資需求。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