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晶泰控股(02228)作為《上市規則》第18C章下的特專科技公司之一
,該章節專為具突破性技術但未必即時實現盈利的公司而設,旨在為科研及創新企業提供資本市
場融資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晶泰在2025年4月已獲港交所批准,由「未商業化公司」轉為
「已商業化公司」,意味著其業務已進入可持續營運並具商業價值的階段,這對估值及投資者信
心均具正面意義。
晶泰的核心業務圍繞「AI+機器人」智能自主實驗平台,主要應用於新藥研發、材料發現
及高價值化學品的設計與合成。公司透過結合人工智能算法、大規模數據處理及自動化合成技術
,能大幅縮短藥物候選分子的設計、合成及測試時間,提升成功率及降低研發成本。這一業務模
式切合全球醫藥產業對創新研發效率的強烈需求,尤其在腫瘤、免疫、神經及代謝疾病等高潛力
市場。
*受惠與美國DoveTree合作,料中期虧轉盈不少於5千萬人幣*
集團日前發出的正面盈利預告,預期截至2025年6月底止六個月,綜合收益將不少於5
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約1﹒026億元人民幣大幅增長至少387%;淨利潤則預期不少於
5000萬元人民幣,扭轉去年同期高達逾12億元人民幣的虧損,並首次在半年報告中錄得盈
利。
推動這次業績躍升的關鍵,是與美國DoveTree Medicines LLC的重
大合作。根據最終協議,晶泰將為DoveTree在多個主要疾病領域(包括腫瘤、免疫及炎
症、神經系統、代謝失調)提供端到端的AI藥物發現服務,並已於上半年收到5100 萬美
元(折合約4億港元)的首付款,該筆款項已確認為期內收益,成為業績的重要支撐點。未來,
隨著項目進展,公司有望分階段收取進一步付款,為收入提供持續增長動力。
*完成收購英國LCC公司,聯合創始人主動延長禁售承諾*
除了營運層面的重大突破,晶泰在戰略布局上亦不斷擴張。今年,公司完成對英國
Liverpool ChiroChem(LCC)的收購,該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PACE
技術平台,能在上億個手性化學分子庫中高效篩選目標分子並快速合成測試。LCC的加入,不
僅強化晶泰在化學空間探索的能力,更為AI模型提供高質量數據支撐,鞏固公司在全球AI藥
物發現領域的技術壁壘。其客戶群覆蓋美國、歐洲及亞洲的跨國藥企及專業生物科技公司,意味
著收購有望為晶泰帶來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聯合創始人--溫書豪博士、馬健博士及賴力鵬博士在原有禁售承諾屆
滿後,主動將持股禁售期延長12個月,直至2026年6月。涉及股份合共約5﹒91 億股
,佔已發行股本約14﹒71%。在資本市場中,核心管理層延長禁售期往往被視為對公司長期
價值的肯定,有助穩定市場信心。
根據公司去年公布的全年業績,收益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8%,主要受藥
物發現服務需求上升帶動。然而,由於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加上上市相關開支,全年淨虧損
15﹒17億元人民幣,較之前一年19﹒14億元人民幣收窄。
風險方面,主要為監管與知識產權風險,以及AI技術在藥物研發中能否持續保持領先。由
於業績由虧轉盈主要依賴大額項目收入,未來若缺乏同等規模的新合作,增長可持續性仍需驗證
。
*若進一步擴展海外市場,有望鞏固AI藥物發現領域競爭力*
總括而言,晶泰控股在2025年上半年迎來業務及財務表現的雙重突破,首次實現半年盈
利,加上國際收購及創辦人延長禁售期,顯示公司在技術、業務與管理層信心方面均處於積極態
勢。若能持續複製與DoveTree類似的合作模式,並進一步擴展海外市場,公司有望在
AI藥物發現領域鞏固全球競爭力,並為股東創造長期回報。
技術上,4月9日跌至3﹒85元後止跌回穩,形成一浪高於一浪形態上升,8月6日突破
性裂口上升,昨日(13日)大陽燭上升一度高見8﹒25元,MACD牛差距擴大,STC及
RSI維持良好,2月高位8﹒55元有初步阻力,建議等待回吐於接近7﹒5元水平吸納,中
長線目標12元,不跌穿十天移動線6﹒95元可繼續持有。《正向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首席
資深導師、證券商協會會董、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黃德几》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
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80歲的士司機撞斃遊客,報稱駕駛時頭暈,你認為當局應否立法設商業司機強制退休年齡?►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