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00002)首席執行官蔣東強表示,電力需求放緩情況主要集中於中國市場業務,至於香港市場業務將繼續專注於支持港府政策,包括為北部都會區、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等設施提供足夠電力。
蔣東強指出,環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影響全球商品價格,尤其國際燃料受到較大衝擊。年初至今的燃料價格持續放緩,8月價格由46.3仙下降到43仙。他亦指,中電會密切監察燃料價格走勢,適時透過機制反映價格。
*本港數據中心電力需求增長強勁,料2028年有18間數據中心營運*
蔣東強提及,上半年本港數據中心增長強勁,形容與香港發展為創科中心的目標一致,特別是北部都會區將有一定數量的數據中心投產。中電的五年發展計劃中預期,2024至2028年本港將會有18間數據中心營運,至今已經有6間數據中心投產。因此集團在電網規劃方面已作出適當部署,北都電網主骨幹亦已經鋪設完成,待適當時候會將電網延伸至合適的地方作配合。
蔣東強補充,上半年數據中心電力需求增加6.7%,佔中電整體售電量超過6%,反映電力需求增長仍頗為強勁。
*內地電力需求增長遜預期,新電價機制對現有資產無影響*
中國市場方面。雖然該版塊電力需求持續有增長,惟增長速度較預期有所放慢。蔣東強引述資料指,第一季電力銷售增長約2%至3%;第二季則回升至5%;估計下半年電力需求會進一步上升,全年銷售增長有望達5%至6%。他預計,中國內地電力需求將繼續增長,並能舒緩電價下行壓力。
另外,中國內地有關部門新修訂的電價機制,要求可再生能源項目全面參與市場交易,政策對未來市場發展的影響,將取決於地方政府執行細節及市場環境變化。他提到,新電價機制適用於6月1日之後投產的可再生能源資產,對於現有資產並沒有影響,即現有資產將繼續沿用原有機制,因此在短期內對中電業務影響相對輕微。不過考慮到新政策很多細節仍然未知,故對集團日後的資產投資決定帶來不明朗情況。在作出投資決定前,中電決策將更具選擇性,考慮增長需求較高、電價較高、限電量相對較低的地理位置。
*將加大投資澳洲燃氣機組等,多重部署應對零售市場劇烈競爭*
澳洲市場方面。當地電價波動持續增加,故中電希望日後加大投資於靈活發電容量,例如燃氣機組、電池儲能設施等。蔣東強透露,中電將來有一系列發展項目,主要集中於儲能技術方面。若潛在發展項目較為大型,將希望透過合營方式引入投資者,將部分資金投放於核心市場,以減輕集團資金需求壓力。
蔣東強亦形容,「Energy Australia」今年的發電資產批發市場表現相當良好,不過零售市場卻因為劇烈競爭而拖累盈利。因此集團現正作出多重部署,包括重新與客戶訂立新合約、壓縮成本等,以提升業務表現。
《經濟通通訊社4日專訊》
【你點睇?】特朗普派兩艘核潛艇靠近俄邊界,你認為會否拖慢俄烏停火進程?►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