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近期將加快報批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目前,多地已陸續就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召開相關會議,以期搶抓政策紅利。同時,包括超長期特別國債、新增專項債在內的政府債券發行也有望加快。業內人士預計,多因素支撐下,下半年基建投資將回升,繼續發揮托底經濟作用。
近段時間,廣州、邢台、湖州、宜賓等地召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宣講座談會、政策培訓會或項目調度會,部署相關工作。從各地召開的會議中可以管窺一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具體細節。在規模方面,宜賓市國資委舉辦2025年第二期「國資大講堂」透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規模為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三家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分兩批投放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7400億元*
從運作主體看,在多地召開的會議中,可以看到國開行、農發行和進出口銀行當地分行人士出席,並解讀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關內容。專家預計,此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或仍由政策性開發性銀行牽頭,參考2022年設立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三家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分別設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分兩批投放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7400億元。
在投向領域方面,從各地工作部署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向領域更加清晰,既包括傳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也包括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寶雞市水利局召開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政策解讀和項目儲備會提出,精心梳理報送一批符合儲備條件的水利項目。湖州市商務局提出,重點圍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消費領域等深入開展項目排摸工作。
貨幣政策或將提供配套支持。湖州市商務局透露,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通過市場化機制彌補財政短板,由央行PSL(抵押補充貸款)提供資金支持,旨在解決重點領域項目資本金不足問題,是穩投資的關鍵抓手。
《經濟通通訊社4日專訊》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