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加碼育才,促醫療產業躍升
19/11/2025
政府宣布批准科大籌辦本港第三間醫學院,讓未來本地培訓的醫生科學家數目增加,不但緩解醫生荒,提升醫療服務,還促進生命健康研究和相關業產發展,助力將香港打造成國際醫療創新樞紐,使香港醫療體系踏上新台階。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表示,當局收到三份申辦新醫學院的建議書,各有特色,浸大的建議提倡中西醫結合醫學課程,理大的建議著重於跨專業及人工智能(AI)應用,而科大則專注於培養兼具臨床能力與科研素質的醫學科研人才,最終選中科大。
科研成果轉化,國際醫療樞紐
科大能脫穎而出,相信公眾並不感意外,因港府當初設立新醫學院,除了要培育更多本地受訓醫生,應對長久以來醫生不足的挑戰,以及人口老化所帶來的問題,同時還想提升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培訓、研究和創新樞紐。科大在生命科學、AI和大數據等創新方面有科研優勢,而且獲國際肯定,讓其在2026年QS亞洲大學排名榜躍升至第6位,而科大在建議書中專注臨床和科研,契合當局設立新醫學院的目標。
此外,科大醫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定位,跟港大和中大現有兩間醫學院不同,符合當局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要求,冀能產生協同效應和良性競爭。
兩大醫學院注重傳統臨床醫學及公共衞生教育,科大醫學院定位為「科技驅動型」醫學教育,專注培養具備科研能力的臨床醫生。在科研方面,三家醫學院各有長處和特色,港大醫學院在傳染病學和公共衞生領域具有優勢;中大則在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研究表現卓越;而科大在AI、生命科學和大數據學科相對較強,故專注AI醫療、醫學影像分析等新興領域,使香港醫學研究覆蓋面更加全面,也避免資源重疊。
當局拍板讓科大籌辦新醫學院,除了因科大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外,相信還看中其將科研成果轉化的能力,以便為新田科技城創科產業發展作好布局。科大成員迄今共創立逾1,900間初創企業,其中10間獨角獸企業和17間成功上市集資或被併購的公司。
科大雖未有醫療教學經驗,但科研團隊研發的AI醫療平台SmartCare系統在校園診所使用,簡化醫療服務流程,AI輔助診斷準確率達到近98%,增加診斷效率,也減少文書記錄時間,提升病人求診體驗。科大計劃將系統推廣至其他醫院。
綢繆收生師資,避免惡性競爭
科大醫學院成立後,相信可加快把科研成果應用在臨床實驗方面,例如開發更多AI智能診斷系統和智能手術機械人、利用基因組學和大數據分析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研發新藥,從而吸引國內和外國科企和大藥廠落戶北部都會區,形成創科產業鏈,有助將香港建設成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儘管政府希望三間醫學院錯位發展,希望帶來良性競爭。現有兩家醫學院每年為搶尖子學生已各出奇謀,雖然科大招收對象是第二學位學生,但兩家醫學院今年起也可以招收第二學位學生,如何確保未來三大醫學院在搶學生時,不會讓學生質素下降。
雖說三大醫學院各有特色和長處,但全球出色的醫學人才有限,如何利用新醫學院設立的機遇,吸引全球頂尖的醫療教學及科研人才,當局要有通盤規劃,同時要避免三大醫學院互挖人才。
科大醫學院成立,標誌香港醫療體系將進入質量並進、臨床與科研結合、傳統與創新協同的新階段,不僅緩解醫生荒,更是香港推動生命健康產業,構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核心引擎。當局在推進過程要確保沒有偏離政策目標,同時做好頂層設計,三大醫學院在教學及科研做到強強合作,讓香港醫療服務和產業更上層樓。
【你點睇?】港交所推每周股票期權新選擇,若能新增一隻作每周股票期權標的,您會選擇哪一隻?► 立即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