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期報告中提出,港股稀缺性資產是吸引增量資金流入、推動港股向上的重要驅動力。不同於港股互聯網、新消費等相較A股「人無我有」的稀缺性資產,港股紅利資產的稀缺性主要體現在其相較於A股更具優勢,即「人有我優」。
今年以來港股紅利資產已有不錯表現,截止9/19恒生高股息率R指數(全收益)漲幅達30.7%,而同期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僅為2.5%。不過7月下旬以來港股紅利資產關注度有所降低,那麼站在當前時點,港股紅利資產是否還依然值得重視、如何看待港股紅利資產的中長期價值?本文將通過分析兩地紅利資產的特點與投資邏輯異同,探討港股紅利資產的投資機會將如何演繹。
港股紅利資產的特點與優勢:紅利資產的本質是業績穩定、現金流可持續的優質公司,能夠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高股息回報,因此紅利資產具備更高的股息率水平、可持續的穩定現金流、更穩健的財務結構、維持性的資本開支。若對比兩地紅利資產看,港股性價比相對更高,第一,港股現金分紅比例高於A股,2017-2024年全部港股現金分紅比例均值為44%,明顯高於A股的36%;第二,相較A股,港股股息率優勢明顯,港股恒生綜合指數股息率為2.9%,高於萬得全A指數的1.9%;第三,港股紅利資產估值水平相對更低,恒生高股息率R指數PE、PB分別為7.2倍、0.6倍,均低於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7.9倍、0.8倍;第四,港股高股息資產佔比更高,行業分布更多樣,A股中僅銀行、石化等行業高股息資產較多,而港股紅利資產的行業選擇更為多樣。
兩地紅利資產投資邏輯有何異同?同:弱市防禦、牛市跟漲;利率低時相對佔優,利率上行絕對收益更優。我們分別討論了不同利率和市場環境下兩地紅利資產的表現,並計算持有不同期限的絕對/相對收益為正的概率。一方面,從市場環境看,弱市中兩地紅利資產均具防禦性,但絕對收益與行情正相關;另一方面,從利率環境看,利率低位相對收益佔優,利率上行背景下絕對收益為正概率提升。異:港股紅利資產稅更高,且相較A股對美債更敏感,主要源於兩地市場在交易制度、投資者結構等方面有所不同。一方面,從稅收制度看,港股紅利稅更複雜,稅收相對更高,個人投資者及證券投資基金通過港股通投資H股通常按照20%的紅利稅,若涉及投資紅籌股,還需繳納10%的出境稅;另一方面,港股紅利資產相較於A股對美債利率更敏感,過去國內利率較低對港股絕對收益的提升作用有限。
新歲末年初要重視港股紅利資產:站在當前時點看,我們認為,相較於A股紅利資產,性價比更高的港股紅利資產或更具備增配價值。短期來看,目前港股紅利資產性價比更高,第四季度有望迎資金增配。短期市場波動下紅利資產相對收益有望佔優,同時港股紅利資產較A股股息率-估值優勢仍然凸顯,目前配置港股紅利資產的性價比仍高。臨近第四季度,險資或對紅利資產板塊配置需求提升,同時海外流動性轉松下,性價比更優的港股紅利資產望迎資金增配。中長期來看,政策強化分紅監管,疊加低利率環境下長期資金入市,港股紅利資產具備配置價值。長期低利率時代下,中長線資金有望持續增配確定性更高的港股紅利資產。在上市公司分紅趨勢深化、低利率環境的資配需求、政策引導中長線資金入市等背景下,相較A股更有優勢的港股紅利資產或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風險提示:歷史表現並不代表未來,政策變動影響市場表現。
《國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 吳信坤》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