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陶冬先生持有美國猶他大學經濟學博士、碩士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學士學位。他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極有研究,尤其對中國經濟的見解更為深入。陶博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

陶博士過去於多家國際及知名的金融機構出任亞洲區經濟研究部及中國研究部主管,工作地點遍及中國、美國及日本,自1994年起獲派駐於香港任職。

26/08/2025 11:15

《陶冬天下-陶冬》歐洲經濟的結構性困境

  不久前在白宮舉行的美烏峰會上,七大歐洲領袖同赴華盛頓,為澤連斯基撐腰,聲勢不可謂不盛,但是在特朗普面前,他們卻失去了過往的尊重。疫情衝擊與能源危機交織的10年,為歐洲經濟留下深重烙印。高懸的公共債務、頑固的通脹壓力、攀升的融資成本與低迷的增長預期,共同勾勒出一幅嚴峻的結構性困境圖景。這並非周期性波動,而是多重深層矛盾相互疊加、自我強化的系統性危機。

  歐洲經濟的根本癥結在於生產率長期停滯與創新生態活力嚴重不足。2005年以來,歐洲科技生產率幾近原地踏步,而美國增長了近40%。這直接反映在全球產業格局上:全球前十大科技公司中無一來自歐洲,在搜索引擎、智能手機、操作系統、雲計算、半導體等關鍵領域全面缺席。歐洲風險投資規模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新創企業存活5年以上的比例僅為美國的一半。

  監管過度、市場碎片化與規避風險的治理文化,構成了創新的制度性障礙。歐盟被批評為沉溺於生產「公文、稅收和監管」,對改革和創新卻裹足不前。在那裏,創新被視為風險,成功被當作威脅,形成了一種阻礙技術突破與遏制商業擴張的環境。歐洲在服務與資本領域的整合嚴重不足,各國既得利益阻礙了真正一體化的深化。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領銜提交的一份報告呼籲歐盟加大投資、提升競爭力,然而,實現這一目標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國家與局部利益的藩籬難以突破。

  面對增長乏力的現實與債務壓力,傳統財政與貨幣政策空間幾近耗盡。理論上,優化債務管理曾是可行路徑--如發行長期債券鎖定低利率以減緩債務累積。然而,量化寬鬆政策實質上縮短了政府負債的實際期限,使其對短期利率變動更為敏感。歷史經驗顯示,二戰後歐洲政府主要通過高速增長或「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來削減債務。高速增長已成奢望,金融抑制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金融抑制的核心在於通過監管或資本控制,將名義利率壓制在通脹率之下,本質是對儲戶的隱形徵稅。具體手段可能包括取消央行準備金利息、強制養老基金購買本國資產,或利用稅收優惠引導儲蓄投向國內市場。然而,與戰後時期不同,如今擁有私人養老金和金融資產的群體龐大,強制其補貼政府財政的隱形徵稅極易引發政治反彈。這一路徑雖可能暫時緩解政府融資壓力,卻扭曲資源配置、侵蝕儲蓄價值,長期損害資本形成與市場效率。

  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同樣面臨侵蝕。當財政紀律鬆弛、赤字持續高企時,政府有強烈動機施壓央行壓低利率以減輕償債負擔。歐洲央行也很樂意配合,但是必不可少的結構性改革卻屢屢爽約。靠「民粹化貨幣政策」來維持現狀,雖可短期紓緩財政壓力,卻是飲鴆止渴之舉,更製造出資源配置上的扭曲。
  歐洲經濟已深陷結構性困局:高債務擠壓財政空間,抑制增長投入;增長乏力削弱稅基,加劇債務負擔;貨幣政策雖暫時穩住財政,卻在醞釀更大的危機,民粹政策許諾另一方面卻進一步惡化財政;創新不足與技術落後拖累生產率,削弱競爭力;分散的政治結構與監管壁壘,阻礙統一市場的深化與資源有效配置;人口老化和福利制度僵化,加深改革的難度。

  打破這一閉環,需要非同尋常的政治領導力與戰略決心。一方面,必須頂住短期壓力,避免為迎合民粹或紓緩財政而訴諸金融抑制或犧牲央行獨立性,這些手段終將損害經濟根基;另一方面,亟需在培育創新生態、整合單一市場、優化監管框架方面進行根本性改革,如擴大風險投資規模、破除服務與資本流動壁壘、平衡創新激勵與必要監管。然而,這些改革觸動的既得利益與短期政治代價巨大,在民粹主義虎視眈眈的背景下,主流政黨推進改革的意願與能力均顯不足,何況主流政黨本身就面臨被邊緣化的境地。

  歐洲經濟的結構性困境,是一場財政、增長、創新與政治相互交織的複合型危機。短期內,美國重啟減息周期,為歐洲的貨幣擴張製造出更大的空間;長遠看,整個歐洲大陸的繁榮基石與地緣經濟地位正遭遇嚴峻挑戰。歐洲需要結構性改革,推動勞工市場、福利體制、資本市場等一系列深層改革,並堅守財政與貨幣政策的理性底線,但是這些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正在漸行漸遠。《陶冬》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不代表所在機構的官方立場和預測,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聯合國宣布加沙陷入饑荒,你認為此舉是否有助解決加沙饑荒問題?► 立即投票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