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局勢風雲變幻,戰爭衝突與飢餓死傷的消息緊貼我們的生活。在政治經濟層面,「東升西降」之勢備受熱議,國家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與歐美面對經濟風險高企和不穩定因素上升形成強烈對比。顯而易見,亞太地區政經穩定,吸引全球資本流入。十多年前我們鮮有談及的東盟國家,如今已成為焦點。數據顯示,東盟過去五年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持續處於高位,預計未來仍將是外商投資的領頭羊。
根據香港工業貿易署的資料,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亦是2023年香港的第三大服務貿易夥伴。2024年,香港與東盟的貨物貿易總額達12896億港元;2023年,雙方的服務貿易總額為1441億港元。截至2023年底,東盟是香港第三大向外直接投資目的地,相關投資存量為6164億港元。同時,東盟是香港第六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投資存量為4528億港元。
在東盟國家中,越南吸引外資的能力尤為突出。2025年1月至8月,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增長8.8%,達到154億美元。細看行業分布,製造加工業吸引的外資最多,總額為125.7億美元,佔總額的81.6%;其次是房地產業,達12.4億美元(8.0%);電力、燃氣、熱水、蒸汽和空調生產及分配行業則吸引5.636億美元,佔3.7%。新加坡仍然是越南最大的投資來源地,投資額為31億美元,佔外資總流入的27.8%,其次是中国(26.5億美元)。
香港工商業界近年紛紛落戶東盟。製造業在十多年前已前往東歐多國設廠以配合客戶需求,而最初在東盟設廠主要是因應歐美對中國的限制、貿易壁壘和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越南作為東盟第四大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名列前茅,加上社會穩定且擁有龐大年輕人口,一直是港商和大灣區企業拓展海外生產線的熱門地點。香港與越南的貿易增長強勁,過去十年雙邊貿易額平均增長9.6%。2023年,越南是香港第七大貿易夥伴、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和第八大進口來源地,雙邊貿易額高達315億美元,是2013年的2.5倍。
筆者本月隨香港銀行公會與香港工業總會的考察團前往越南首都河內市,了解當地最新發展。在河內,考察團拜訪了多個部門的高級官員及商會領袖,包括越南財政部、越南國家銀行和越南工商總會等,就區內跨境合作機遇交流意見,並參觀「越南-新加坡工業園區」,深入了解當地營商環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訪問團舉辦的商務午餐交流會吸引了逾140位香港及越南的金融界和商界領袖參與。交流會不僅促進雙方了解越港兩地的最新情況,更提供業務洽談機會,讓港商對當地營商環境有更深入的認識。
越南已成為眾多港企「中國+N」戰略的首選,不僅是極具競爭力的生產基地,更是進入整個東盟市場的重要門戶。在代表團訪問越南期間,我們與當地工業家交流,小部分港商已在越南設廠,但大多數仍在計劃階段。總結行程所見,廠商均希望將戰略構想轉化為具體行動,落實於越南的投資計劃。工業總會也期望透過連結香港的工業實力、越南的發展機遇和香港的金融專業,為香港企業搭建務實的合作橋樑。《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廖錦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