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評論  |  
國金點評  |  
中國點評  |  
港股點評  |  
期貨/商品  |  
窩輪/牛熊證  |  
ETF  |  
外匯  |  
基金  |  
強積金  |  
地產  |  
圈中人語  |  
最愛專欄

加入最愛專欄

王玉麟先生為BCT的業務定位及客戶方案高級總監,於退休金及資產管理方面擁有逾20年實務經驗。

王先生是精算師和特許金融分析師,並現任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的考試委員會成員。王先生為前香港精算學會會長,畢業於香港大學精算學,並獲得倫敦大學法學學士學位。

30/10/2025 10:00

《積金特「攻」-王玉麟》你係唔係強積金「低回報」的37%?

  你有沒有試過超過半年未有查過自己的強積金帳戶?又或者一直覺得強積金「跑輸通脹」,乾脆放棄理會?當大家不時留意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的上落時,點解對強積金回報卻漠不關心?其實,強積金是你未來退休生活的「隱形資產」。只要稍加管理,回報可以大大提升!

  BCT《強積金回報滿意度調查》(2023年11月至2025年7月)顯示,發現每月至少查閱一次強積金帳戶的受訪者中,七成表示過去一年錄得正回報。相比之下,每年查閱少於一次的受訪者中,只有37%表示錄得正回報。數據話你知:定期檢視帳戶,回報更有保障!

忽略強積金帳戶的常見理由,你中幾個?

-話說回來,為甚麼打工仔對強積金敬而遠之?原因可能包括:-覺得回報低、追不上通脹-看不明基金報告、不知自己賺定蝕-面對多隻基金不知從何入手-擔心操作錯誤、選錯基金-對專家術語感到陌生

  這些理由耳熟能詳,你可能亦已經親身經歷。長期忽視強積金可能錯失增值機會,影響退休儲備的累積。事實上,市場表現正逐步改善,積極管理的價值愈來愈明顯。

*資產突破新高,管理得宜回報更可觀*

  根據積金局2025年9月底數據,強積金總資產首次突破1.5萬億元。2025年初至今,投資淨收益貢獻超過2000億元增幅,這不單反映市場表現,更突顯積極管理的重要性。當強積金總資產不斷擴大,個人回報的差異就更取決於你有沒有主動參與。

*認知不足,回報自然不滿意*

  之前提過的調查,於其後的9月仍有延續,揭示了另一個問題:受訪者就「認為自己對強積金有足夠認識」平均僅給予5.8分(10為滿分),而回報滿意度更低至4.9分。年齡層方面,50至64歲的受訪者對MPF認識較高,反映年輕一代對強積金了解不足。缺乏知識,自然難以作出明智選擇,回報亦難令人滿意。

*市場變化下,靈活調整策略至關重要*

  事實上,懂得靈活調整策略,回報可以更理想。以2025年9月為例,在美聯儲減息前,成員連續8個交易日採取「避險」策略,將資金從高風險基金轉向低風險基金。反之,減息確認後(9月18至24日),市場氣氛回暖,成員又連續5個交易日轉投高風險基金。這種靈活應變,正是主動管理的好例子,亦反映成員對市場動向的敏感度。

*積極管理=合理回報有機?*

  長線投資策略固然重要,但主動參與和定期檢視同樣關鍵。BCT調查顯示,即使每季或每半年查閱一次帳戶的受訪者,仍有近60%錄得正回報。「定期檢視」及「適時調整投資組合」,能更好應對市場波動,提升資產增值機會。

*長期投資回報的實證支持*

  「AQUMON MPF指數系列」於2025年9月創下新高,配合強積金資產增長,印證長線投資的成效。據BCT統計,過去20年持續供款的成員中,即使表現最差的20%,平均年回報也有3.3%,高於過去十年的通脹。若成員主動管理,潛在回報更可觀,退休儲備自然更穩陣。

  強積金是退休規劃的重要基石,「主動管理」、「定期檢視」、「靈活調整」,有助成員在不同經濟周期中實現更理想的財務目標。《BCT銀聯集團業務定位及客戶方案高級總監 王玉麟》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之用,內容並未提供全面資訊或專業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投保建議及邀約,請不要依賴本文作投資/投保決定。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專家陣容
顯示更多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初心不變 風雨無阻 與你並肩投資路,立即加入成為etnet YouTube頻道會員!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