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舖項目復甦無期?住宅樓市觸底回升已無懸念,本文筆者想討論一下工商舖和寫字樓,這兩個項目相對上我沒有住宅那麼擅長。相對上,是指在高手面前的班門弄斧,但筆者始終是有真正參與有關項目的用家,對比一些無參與遊戲的理論專家,我的看法仍然有參考價值的。
筆者認為香港的商舖已經重生,與其說等待其復甦,不如以從頭發展的心態去面對。很明顯,有內地客源留連的街道,其實已經減少了很多空置舖,甚至沒有吉舖;但沒有內地人留連的舖,很可能已經「褪勢」。現實是在等待新的合適主題,如果找不到新主題,就會繼續沉淪;若果找到合適主題,就追隨新主題的行業發展。一些以往集中做批發的街道,其實無論市道是否興旺,正常他們都應該是門庭羅雀,但因為網購已經取代了不少功能,故難以回復以前最興旺的時候,這是時代改變的問題,尤其結構改變的問題。香港經濟回復中,筆者相信商舖會與本港經濟同步回復,我對香港未來依舊充滿信心,認為香港會一如既往,在考驗之後就會回復,而且會更進一步成長。我不同意「香港已死論」,如果負擔得起,現在買到新脈搏下的核心舖仍然是幸福。
寫字樓方面有另一番景況。中環被稱為CBD1,曾幾何時啟德被規劃為CBD2,但政府不斷修改社區藍圖,似乎令有關計劃洩了氣,最大問題是公眾不知道政府想如何。在規劃上,困局就是CBD1不夠用,CBD2不知在哪裏,難以追隨政府的步伐。但是,市場在復甦的時候,總會自己做到勢頭及格局。西九高鐵站上蓋項目IGC預計明年初交付,涉及樓面達320萬呎,屬於全港最大商業項目之一,瑞銀預計將於2026年初進駐該新辦公大樓,成為該項目的首個主要租戶。另外,現正如火如荼興建中的西九藝術廣場大樓,亦獲得外資金融機構摩根大通計劃一口氣承租整個項目的商業樓面,涉及總樓面約67萬呎。我們見到市場上尖端的領頭羊,竟然是不需要大型的CBD,事實上他們有條件找其中的有品味格局去配襯。另一個值得留意的就是阿里巴巴以72億元收購銅鑼灣港島壹號中心作為阿里巴巴和螞蟻科技的香港總部,充分體現對香港經濟和營商環境的信心。以上令人不禁聯想富豪們是否覺得從半山府邸前往銅鑼灣更吸引,而事實上能買賣的大型寫字樓不多,在現在科技和交通發達的情形之下,不是一定要遵循CBD概念的方向。筆者認為寫字樓下一個階段是平行時空,與商舖現在的處境類似--一些板塊超旺,一些板塊日益凋零。這可能只是新經濟的常態。《祥益地產總裁 汪敦敬》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