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6月非農就業報告令市場對聯儲局本月減息的希望幻滅,上月美國整體非農就業職位增加14.7萬,失業率下降0.1個百分點至4.1%,兩者皆勝預期,平均時薪亦增至36.3美元。不過,美國首季GDP年率化之按季表現,最終向下修訂至收縮0.5%,是3年來首個季度收縮。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擔心特朗普對貿易夥伴大幅加徵進口關稅,故在實施前加大進口以緩和高關稅的衝擊。另一方面,消費者開支僅增0.5%,是2020年因疫情影響而急跌之後,增幅最小的一季,政府開支亦減少4.6%,是2022年首季以來最大跌幅。
*關稅衝擊有望緩解*
不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上周表示,關稅對通脹的影響似乎未如預期般大,倘若沒有對等關稅措施,當局已逐步減息,又指不會排除提早減息的可能。簡言之,美國首季GDP急速收縮,以及聯儲局在減息的路途上突然止步,與對等關稅措施有極大關係。然而,暫停對等關稅的期限將於7月9日屆滿,英國早於6月16日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只是鋼鋁關稅仍很可能增加50%;中國於6月27日與美國達成框架協議,越南在較早前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與歐盟的談判則仍在進行。
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下周美國與約100個貿易夥伴很可能會簽訂最低的10%對等關稅協議,進一步紓緩關稅對通脹的預期影響。雖然利率期貨反映投資者預期聯儲局本月底議息後將維持利率不變,但預期今年減息的次數由兩次增至三次,正正回應了鮑威爾對通脹的預期,故7月是否減息並不那麼重要。
*歐元今年來表現最佳*
外匯市場以至整個金融市場,近月都受到地緣政局、經濟表現及美國關稅政策的變化影響,美元自然成為市場焦點。然而,投資者在下半年或許需要轉向關注歐元的走勢。歐洲央行(ECB)副行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本月初表示,歐元兌美元若升至1.20,將會變得「複雜」,言論予我的感覺,就像2003年英鎊兌美元邁向2算時,英倫銀行表示,在匯價升至2算之前不會干預一樣,這等同ECB在1.20設了上限,一旦歐元兌美元跨越該位,ECB就會作出回應。
今年以來,歐元兌美元升值了13.79%,為主要非美貨幣之中表現最佳,且遠遠拋離第二位的英鎊(升值9.2%),而匯率上升將會抑制進口通脹,歐元區6月份通脹率剛好處於2%,屬於ECB的目標水平,故未必希望通脹率進一步下滑。上半年剛結束,歐元兌美元有條件借勢回調,技術上,日線圖9RSI早前曾達到81的嚴重超買水平,昨天匯價已出現初步轉跌訊號,短期如未能收高於1.1800,反而向下跌穿1.1700,則慎防展開中期調整浪,屆時以1.1070及1.0990為下跌目標。《資深市場分析師 鄭廣復》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