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進入調整周期已快近一個季度,要談論是否已反映得七七八八,可謂言之尚早,近期進入美股業績期或已可見端倪,從美光、ASML到台積電,瑕疵都不少。
近期沉悶的市況只剩下投機盤為主,或是傾向於避險資產及防禦性資產配置,同時,筆者對於美聯儲局降息和政策效果持懷疑態度,或更傾向於宏觀的不確定性短期內開始向企業的基本面延伸。
筆者記憶尤深的是美光,記得近期公布業績時,市場仍主要在基本面上挑瑕疵,當時的空頭觀點並未被放大,空頭主要挑剔這次的上行周期毛利率還未達達到2018年及2022年的水平,而且開始憂慮全球經濟放緩或影響終端需求,進而影響DRAM及NAND的定價。然而,當市場進一步出現技術指標進入熊市之際出現的時候,市場開始尋找美光基本面定價的根本,即後續傳統消費電子市場的情況去作預判,因此跌勢期間亦不能容易尋找估值底。
ASML方面,第1季訂單令市場失望,同時關稅戰的不確定性顯然給收入前景蒙上陰影,但ASML重申2025全年預測,並預計2026年將進一步成長。然而,ASML未來3至5季內每季需要30億至50億歐元訂單,才能達到普遍預期,這似乎是可以控制的,但也憂心ASML兩大主要客戶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大量訂購。筆者認為,如AI需求持續強勁,且客戶有能力增加產能,ASML有機會達到2025年總銷售淨額的預期上限,即300億至350億歐元,但ASML也稱部分客戶的不確定性,可能令ASML的2025年總營收落這區間的低端值,因此短期內規避不參與仍是最佳做法。
台積電方面,2025年第一季的業績看似匱乏瑕疵,首季利潤超預期,收入高於指引中值,2025年第二季收入指引超市場預期,然而,毛利率方面指引的中值沒有特別超市場預期,最後,重申AI需求強勁、面對地緣政治影響不改預期,雖然市場有AI砍單的傳聞,公司現在看到需求的瘋狂程度比此前略低,但依然需要建設大量產能來滿足需求。2025年第一季,先進製程營收佔比達73%,2nm方面,預計2025年下半年量產,目前,N2需求強勁,新流片數量超過該公司預期,遠高於同期3nm/5nm表現。公布業績後最終美股時段表現仍呈高開低走,筆者認為,市場是否仍忽略了該公司的毛利率轉弱的情況,雖然第一季仍不明顯,但筆者仍然憂慮未來海外廠毛利率對該公司整體毛利率的稀釋情況,部署上,不排除wait and see才是最佳的做法。
《復星國際資產管理投資經理 李曉翀》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