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硬碰美先退,談判多變難速決
24/04/2025
美國以中國為靶心,環球開打「對等」關稅戰,誰料率先「眨眼」,放軟口風。白宮承認對華高稅率難以持續,明顯認清金融和民生壓力攀升,但美方一直出爾反爾、自高自大,連中美能否火速展開談判,仍有極大變數。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二表示,他與華貿易談判時會「非常友好」,若能達成協議,將「顯著」降低稅率,不會歸零,卻會遠低於145%。
市場壓力高企,民生亂子叢生
同日,本來主張合眾孤立中國的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態度亦見軟化。他在閉門投資峰會形容,沒人相信現有高稅率可維持,個人推測中美短期內要降溫,強調美方並沒尋求與華脫勾。
以言詞辛辣著稱的資深記者Charles Gasparino諷刺,當天實在是「屈服」的好日子,Tesla因貿易戰壓力交出遜色季績後,連馬斯克(Elon Musk)也準備更專注公司營運,市場就是有力讓人屈服。
事實上,特朗普早幾天一再揚言急於換掉聯儲局主席,可是當地股債匯市三殺後,竟然極速變臉,矢口否認有此意圖。財金市場最大變數,顯然是美國內外政策和立場反覆無常。
美國國債原屬無風險財資工具基準,現時孳息率卻已與2008年金融海嘯前後,不相上下,豈止令政府還債擔子驟增,也限制了銀行流動性,推高商業借貸成本。中小企因供應鏈或資金鏈中斷被迫結業,傳媒已時有報道。
本月中,白宮曾經以針筒為例,歸咎中方出手報復,令其累計關稅率最高達245%。金融分析機構晨星反指,特朗普把醫療器材和用具納入關稅清單,完全有違策略性豁免救急維生物資的歷史慣例。
雖然美國威脅的藥品關稅暫未成真,社會仍可繼續大量使用中國製抗生素及退燒藥,但有德州醫護近日出席市民大會時警告,香港郵政決定煞停赴美平郵包裹後,她所任職醫院的中國製物資供應嚴重受挫,最快本周便要停業,質問支持關稅的共和黨眾議員究竟有何對策,激起互聯網熱論。
據醫療業界所述,即使是10%的基準關稅,已足以推倒醫療保險報銷額極低的服務,如基層醫療、精神健康護理。
港大講座教授陳志武相信,特朗普縱聲稱中美有高層接觸,貿易談判當下根本未有實質進展,特朗普愈是放下氣焰,愈反映美方急於達成協議,中方更知道毋須擔心或趕忙,可靜觀其變。
對話前提未變,靜候美方誠意
外交部最新回應反映,中方保持了近日一貫立場--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從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蔑視中資商企只是「鄉巴佬」可見,美方光是滿足與中方「平等、尊重、互惠」的對話前提,已要拿出更多誠意。
當美國誣衊為「嚴重違規者」的其他國家均獲暫緩「對等」關稅,以為談判鋪路,特朗普自然必須主動煞停對華貿易壁壘,讓更多商品可如電子產品般維持免稅,才有望重建兩國元首對話的氛圍。
面對日本、英國及印度等已優先展開談判的友好夥伴,特朗普政府自恃擁有「實力地位」,胡亂扣連無關外貿的國防和民生等議題,本來已沒法交出實際談判進展。這些中型勢力眼見美國社會亂七八糟,自然亦不會輕易讓步,以免得失國內選民。
觀乎市場反應,投資者全力支持,華府為有違經濟學基本教條的環球關稅戰降溫,但環球距離妥善解決貿易糾紛,還有漫漫長路。以特朗普的反口覆舌,難保民粹保守派票倉壓力,不會令他全盤推翻「屈服日」論述,各國始終要做好最壞準備,仍有一段長時間只能顛簸前行。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